促杵的意思、促杵的詳細解釋
促杵的解釋
謂急促地搗衣。杵,搗衣用的棒槌。 宋 徐铉 《賦得搗衣》詩:“拂砧知露滴,促杵恐霜飛。”
詞語分解
- 促的解釋 促 ù 近,時間緊迫:促膝。促席(坐近)。急促。短促。倉促。 催,推動:促使。促進。敦促。督促。催促。 筆畫數:; 部首:亻; 筆順編號:
- 杵的解釋 杵 ǔ 舂米或捶衣的木棒:杵臼。砧杵。杵臼交(舊稱互相不嫌貧賤的朋友)。 用長形的東西戮:杵了他一拳。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促杵”是一個漢語詞語,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 拼音:cù chǔ
- 注音:ㄘㄨˋ ㄔㄨˇ
- 含義:指急促地搗衣。其中“杵”是搗衣用的棒槌。
出處與例句
該詞最早見于宋代徐铉的《賦得搗衣》詩:“拂砧知露滴,促杵恐霜飛。”,意為搗衣時加快動作,擔心霜降寒冷。
語境解析
古代搗衣是制衣前處理布料的步驟,需用杵反複捶打布料使其柔軟。“促杵”通過“急促”的動作,隱含時間緊迫或情緒急切,如詩中通過搗衣聲傳遞對季節變化的敏感。
補充說明
- 詞性:動詞性短語,多用于文學描寫。
- 近義詞:無明确記載,但可聯想“急搗”“快捶”等類似表達。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搗衣文化或詩詞背景,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典文學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促杵》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促杵(cù chǔ)這個詞在漢語中是一個動詞,意為催促、催逼。它可以用于形容對某人或某事物施加壓力或加快進展的行為。通常用于表達急迫、迫切的情況。
拆分部首和筆畫
《促杵》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人”(亻)和“木”(⺲)。它的筆畫數為8畫。
來源
《促杵》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古代文學作品《韓非子》中。這個詞形象地描繪了一個人手中牽引着杵子的動作,通過這個動作來比喻催促或加快進程的行為。
繁體
《促杵》這個詞的繁體字為「促樞」。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促杵”這個詞的寫法有所不同。以于梁至隋時期的《說文解字》為例,它将“促杵”寫作「促杛」,其中的“杛”即是“杵”的古稱。
例句
1. 他急忙促杵,希望能盡快完成任務。
2. 我們需要加快工作進度,不斷促杵前進。
組詞
與《促杵》相關的組詞有:促進、促動、促使等。
近義詞
與《促杵》意思相近的詞有:催促、催逼、加速等。
反義詞
與《促杵》意思相反的詞有:耐心、遲緩、放慢等。
希望以上内容能夠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