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步的意思、促步的詳細解釋
促步的解釋
急步,快走。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種穀》:“凡種,欲牛遲緩,行種人令促步,以足躡壠底。”《資治通鑒·漢順帝陽嘉二年》:“大司農 劉據 以職事被譴,召詣尚書,傳呼促步,又加以捶撲。”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崔猛》:“途遇數人,縶一男子,呵駡促步,加以捶撲。” 蘇曼殊 《天涯紅淚記》第一章:“生盡棄書簏,促步出城,至 小南門 。”
詞語分解
- 促的解釋 促 ù 近,時間緊迫:促膝。促席(坐近)。急促。短促。倉促。 催,推動:促使。促進。敦促。督促。催促。 筆畫數:; 部首:亻; 筆順編號:
- 步的解釋 步 ù 行走:步兵。步行(妌 )。徒步。信步。閑步。固步自封。望而卻步。 踏着别人的足迹走,追隨:步韻。步其後塵。步武前賢。 行走時兩腳的距離:步伐。步測。寸步難行。 事情進行的程式、階段、程度:步驟
網絡擴展解釋
“促步”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cù bù,基本含義指急步、快走,常用于描述行動迅速的狀态。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析:
一、核心釋義
-
字面結構
- “促”表示催促、加快,“步”指行走的步子,合起來強調加快步伐。
- 例如《資治通鑒》記載的“傳呼促步”,即傳令催促快步前行。
-
語境應用
- 多用于古典文獻或正式語境,描述因緊急或催促而加快腳步。
- 《聊齋志異·崔猛》中“呵罵促步”指被責罵後被迫疾行。
二、文獻出處與例句
-
古代典籍
- 《齊民要術·種穀》:“行種人令促步,以足躡壠底。”(要求播種者加快腳步,用腳壓實田壟)。
- 蘇曼殊《天涯紅淚記》:“生盡棄書簏,促步出城。”(形容匆忙出城)。
-
現代造句
- 例如:“馬蹄聲聲促步緊,鈴聲響起春年情。”(形容馬匹疾行)。
三、使用場景與延伸
- 適用情境:常見于曆史叙事、文學描寫,或需要強調緊迫感的場景。
- 近義詞:疾行、快步;反義詞:緩步、徐行。
- 注意:現代口語中較少使用,多保留在書面或學術讨論中。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例句,可參考《資治通鑒》《聊齋志異》等古籍,或查閱漢典、滬江詞典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促步》是一個常見的漢字詞語,意思是促使走得更快或者催促行動的意思。該詞的部首是"亻"和"止",其中"亻"是表示人的部首,而"止"是表示走的部首。根據筆畫順序,該字總共有7個筆畫。《促步》這個詞來自于漢語,沒有繁體字形式,隻有一種常用的簡體字形式。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據曆史記錄,古代的寫法是使用"止"旁邊加上"凸"來表示"促",而"步"的寫法則與現代一樣。因此,古時候寫成"促步"的漢字是由"止"旁邊的"凸"和"步"組合而成。
以下是一些使用《促步》這個詞的例句:
1. 經理促步前去處理突發問題。
2. 他們需要促步才能趕上開會的時間。
3. 這個項目的完成需要大家齊心協力,不能懈怠,必須促步前進。
一些與《促步》相關的組詞包括:促進、催促、鞭策、加快等。這些詞語都含有促使事物發展或進行的意思。
近義詞包括:催促、推動、加快等,它們都表示促使行動或發展的意思。
反義詞可能是:放緩、停滞、耽擱等,它們與《促步》相反,表示行動緩慢或停滞不前。
希望以上回答能夠滿足您的要求。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