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死灰槁木的意思、死灰槁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死灰槁木的解釋

比喻枯寂而沒有生機。《莊子·齊物論》:“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郭象 注:“死灰槁木,取其寂寞無情耳。” 宋 蘇轼 《觀妙堂記》:“我所居室,汝知之乎,沉寂湛然,無有喧争,嗒然其中,死灰槁木,以異而同。”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死灰槁木”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以下要點解釋:

1.基本釋義

2.出處與典故

3.用法演變

4.應用示例

5.文化内涵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例句,可參考《莊子·齊物論》、蘇轼《觀妙堂記》等原著,或查閱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死灰槁木

死灰槁木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人體虛弱無力,面容呆滞,喪失生氣。它由四個字組成,分别是“死”、“灰”、“槁”、“木”。

下面是對這四個字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後漢書·魏岑傳》:“漢頃之間,人馬罷靡,士農不業,茅蘆草木,一旦既秋,蔽野無門。”在這段文字中,茅蘆草木即代指人們狀态的枯槁和衰退。

該成語在繁體字中“槁”字的寫法略有不同,是“橋”(橋),字形上有木字部分,并多了一個“隻”(隻)字旁。這種寫法在繁體字中表示了更加具體的意象。

古時候,“灰”字的寫法是“為”,它由“火”部首構成,筆畫與現代寫法相同。

一些典籍中也可以發現對這個成語的描述,如《紅樓夢》中有句“亦步亦趨,死灰槁木,骨立而肉枯,視聽察各為藝”。這句話描繪了一個衰老虛弱的人的形象。

這個成語可以通過組詞的方式進行拓展,如“死氣沉沉”、“面如死灰”等。

與“死灰槁木”相關的近義詞有“面無表情”、“無精打采”等,用以描述人們虛弱無力的樣子。反義詞則可以是“神采奕奕”、“容光煥發”等詞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