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perconductor] 在一定溫度下電阻幾乎完全消失的物體
超導體是指在一定溫度下電阻為零且具有完全抗磁性的材料。以下是其核心特性及解釋:
超導體在特定溫度(臨界溫度)下,電阻會突降至零。實驗表明,當電阻低于$10^{-25}Ω$時即可視為零電阻狀态。這種現象最早在接近絕對零度(約-273℃)時被發現,但後來也發現了高溫超導體(臨界溫度高于液氮沸點-196℃)。
零電阻效應
超導态下電流可無損耗流動,例如閉合超導環中的電流可維持數年不衰減。
完全抗磁性(邁斯納效應)
超導體會完全排斥外部磁場,内部磁感應強度恒為零,這一特性與普通導體的單純零電阻有本質區别。例如超導磁懸浮列車即利用此原理實現懸浮。
盡管潛力巨大,但超導材料仍需極低溫度維持特性,且部分材料存在脆性加工難題,限制了大規模應用。
如需更詳細的技術參數或最新研究進展,可參考搜狗百科或人民網科普文章。
超導體是指在低溫下運輸電流時,電阻為零的一種物質。通常情況下,電流在導體中會産生電阻,這會導緻能量損失和熱量的産生。但是在超導體中,當溫度降低到某一臨界溫度以下時,電流可以無阻力地流過,從而實現了電流的零損耗傳輸。
超導體的拆分部首是走,拼音是zǒu,筆畫數為7。
超導體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日本學者Heike Kamerlingh Onnes在1911年首次發現超導現象,并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超導體這個詞的繁體字為超導體。
古時候,漢字“超導體”并沒有被公認為一個詞彙,因為對于超導現象的研究還沒有出現。然而,如果按照字面意思來看,可以将“超導體”拆分為“超”、“導”和“體”,各自的意思為超過、引導和物質。
1. 這種材料在非常低的溫度下變成了超導體。
2. 超導體的發現為電能的輸送帶來了革命性變化。
1. 超導材料
2. 超導技術
3. 超導電纜
4. 超導磁體
5. 超導電磁系統
1. 超導體 - 超導材料
2. 零電阻體
3. 超電流體
4. 無阻體
常導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