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肉飼虎的意思、割肉飼虎的詳細解釋
割肉飼虎的解釋
飼:喂。割下身上的肉喂老虎。比喻既舍棄生命也無法滿足對方的貪欲。
詞語分解
- 割肉的解釋 方言。謂到市上買肉。《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叫店家買了三角酒,割了二斤肉。”如:今天打牙祭,我就去割肉。
- 虎的解釋 虎 ǔ 哺乳動物,毛黃褐色,有黑色條紋,性兇猛,力大。骨和血及内髒均可入藥(通稱“老虎”):虎口(.喻危險境地;.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險境地)。虎符(古代調兵的憑證,用銅鑄成虎形,分
網絡擴展解釋
“割肉飼虎”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一、核心含義
比喻犧牲自身利益甚至生命去滿足他人的貪婪,但最終無法阻止對方的索取,隱含對盲目妥協行為的批判。例如:因職業身份被要求無限度奉獻時,他人可能以“割肉飼虎”形容這種不合理的犧牲()。
二、出處與典故
源自《史記·魏公子列傳》。原文記載戰國時期信陵君欲率門客對抗秦軍,侯嬴勸阻道:“譬若以肉投餒虎,何功之有哉?”意指如同将肉投喂餓虎,徒勞無功。後世演變為“割肉飼虎”,強調無意義的犧牲()。
三、語法與用法
- 結構:連動式成語(如“割肉”與“飼虎”為連續動作)。
- 用法:多作謂語、賓語或定語,用于描述處事方式。
- 感情色彩:貶義,常用于批判無原則的退讓()。
四、例句與引申
- 曆史用例:陶菊隱在《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中寫道,段祺瑞“割肉飼虎”的政策未能遏制軍閥野心。
- 現代引申:可形容職場、國際關系等領域中,單方面妥協反而助長對方貪欲的現象()。
五、總結
該成語警示人們:面對貪婪索取時,需理性權衡而非一味犧牲,否則可能陷入“越退讓越被動”的惡性循環。其核心在于批判非理性的奉獻行為,而非否定合理的付出()。
網絡擴展解釋二
《割肉飼虎》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不惜傷害自己,以供養惡人,給予懷有敵意的人以便宜。
拆分部首和筆畫
《割肉飼虎》的拆分部首是從左到右依次為刂(刀)口(口)虍(虎),共有9個筆畫。
來源
《割肉飼虎》這個成語源自《粵語俚曲辭典》一書,形容出賣朋友、禍害自己的行為。
繁體
《割肉飼虎》- 這個成語的繁體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作“割肉飼虎”,沒有簡化字。
例句
他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職位,不惜割肉飼虎,最終導緻自己陷入困境。
組詞
割肉、飼虎
近義詞
賣友、出賣自己
反義詞
以德報怨、善待朋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