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不貸的意思、不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不貸的解釋

(1).不施與。《莊子·天運》:“古之至人,假道於仁,托宿於義,以遊逍遙之虛,食於苟簡之田,立於不貸之圃。逍遙,無為也;苟簡,易養也;不貸,無出也。” 郭象 注:“不貸者,不損己以為物也。”

(2).不饒恕;不寬免。《南史·陸杲傳》:“領軍将軍 張稷 是 杲 從舅, 杲 嘗以公事彈 稷 。 稷 因侍宴訴帝曰:‘ 陸杲 是臣親通,小事彈臣不貸。’帝曰:‘ 杲 職司其事,卿何得為嫌。’” 元 段成己 《大江東去·送楊國瑞西歸》詞:“歲月不貸閑人,君顔非少,我髮白如此。”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清方檔案·清吏條陳》:“ 康熙 三藩之叛,舉行軍法,親貴不貸,而 吳 、 耿 之僭僞平。”

不忒,不得差錯。貸,通“ 忒 ”。《禮記·月令》:“﹝孟春之月﹞乃命大史,守典奉法,司天日月星晨之行,宿離不貸,毋失經紀。”按,《呂氏春秋·孟春》作“不忒”。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不貸"在漢語中屬于文言色彩較重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兩個維度解析:

一、不寬恕

指不寬容、不饒恕的嚴厲态度,多用于法律或道德懲戒語境。《漢語大詞典》釋為"不予寬免",《現代漢語規範詞典》載"貸"通"怠",表懈怠、寬縱。例如清代黃六鴻《福惠全書》中"按律治罪,決不貸"的司法表述。現代常見于"嚴懲不貸""罪責不貸"等固定搭配。

二、不施與

作"不給予"解時,"貸"通"代",表施予、授予之意。《漢語大詞典》引《周禮·地官》"施其惠,民無或失職;舉其祀,民無或貸"為例,鄭玄注"貸謂施與"。《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亦載此解,如《左傳》"宋饑,竭其粟而貸之"中的反義用法。

該詞在當代使用集中于書面語體,尤以法律條文、公文通告為典型載體。近義詞有"不恕""不宥",反義詞為"寬貸""赦宥"。語義演變中保留了古漢語雙音節詞的莊重感,多用于強調嚴肅性、原則性的表述場景。

網絡擴展解釋

“不貸”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三種含義,根據古典文獻和現代用法綜合分析:


一、基本釋義

  1. 不施與

    • 源自《莊子·天運》:“不貸者,無出也”,指不将自身資源給予他人,強調自我保全。郭象注解為“不損己以為物”,即不損害自己利益去滿足他人需求。
  2. 不饒恕;不寬免

    • 常見于古代司法語境,如《南史·陸杲傳》記載陸杲彈劾親屬時“小事彈臣不貸”,表明對過錯嚴苛處理的态度。現代漢語中,“嚴懲不貸”即沿用此義。
  3. 不差錯(通假“忒”)

    • “貸”通“忒”,意為差錯。如《莊子》注疏中提到的“不忒”,表示行為或結果毫無偏差。

二、使用場景與例句


三、易混淆點辨析

需注意與“不怠”(不懈怠)區分。例如,提到“堅定不移”更接近“不怠”的引申義,而非“不貸”的本義,可能存在釋義混淆。


“不貸”的核心含義圍繞“不給予”“不寬容”和“無差錯”展開,需結合語境判斷具體指向。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權威古籍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卑職辨水伯國殘葩持衡遲蹇吃苦耐勞存心不良大堅擔闆單弦牌子曲奠雁吊腰撒跨翻變風媒花幹流顧柯壞包荒獐賤獲儉蓮驕嫚井架靜智酒潮钜人長德具體勞動亢滿看棚贶遺龍草書露辋麻痹大意帽鏡覭髳麰粉翩反平夜貧巷千裡情清醥親客卻去胠翼三白草三尺撒噴殺戒身子骨石畬鼠市四雙八拜天莊停眠托庇譕臣無間可乘相須小旻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