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貫日的意思、貫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貫日的解釋

(1).積日;累日。《荀子·王霸》:“若夫貫日而治詳,一日而曲列之。” 楊倞 注:“貫日,積日也。” 王先謙 集解引 王念孫 曰:“ 王逸 注《離騷》雲:‘貫,累也。’言以累日之治而辨之於一日也。”

(2).遮蔽太陽;幹犯太陽。古人常以之為君王蒙難或精誠感天的天象。《戰國策·魏策四》:“夫 專諸 之刺 王僚 也,彗星襲月; 聶政 之刺 韓傀 也,白虹貫日。”《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昔者 荊軻 慕 燕丹 之義,白虹貫日,太子畏之。” 裴駰 集解:“ 應劭 曰:精誠感天,白虹為之貫日也。 如淳 曰:白虹,兵象。日為君。” 前蜀 杜光庭 《賀黃雲表》:“蒙輪挾輈之士,壯氣淩空;拔山扛鼎之夫,雄心貫日。” 元 王恽 《經史總帥戰處》詩:“千年帶礪河山誓,輸與 汾陽 貫日誠。” 柳亞子 《哭龔鐵铮烈士》詩:“成敗空天問,精誠貫日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貫日”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釋義

  1. 積日;累日
    指連續多日或長時間積累。例如《荀子·王霸》中提到“貫日而治詳”,意為通過多日的細緻治理來完成事務。這一用法強調時間上的延續性,常見于古籍中對政務或事務處理的描述。

  2. 遮蔽或幹犯太陽
    古人将太陽視為君王的象征,因此“貫日”也指異常天象(如白虹、彗星等遮蔽或穿過太陽),常被解讀為君王蒙難或精誠感天的征兆。例如《戰國策·魏策四》中“白虹貫日”的記載,描述了聶政刺韓傀時出現的天象異變,象征忠義之舉感天動地。


二、文化典故與延伸


“貫日”一詞兼具時間累積與天象象征的雙重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荀子》《戰國策》等古籍原文,或查看漢典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貫日》這個詞的意思

《貫日》是一個成語,意為貫徹始終,毫不間斷地堅持做某事或持有某種信念。

《貫日》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貫日》的拆分部首是貝部(貝字旁),總共有10個筆畫。

《貫日》的來源

《貫日》最早見于《孟子·盡心上》,原文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注目于細微,喻以遠近,貫日久久,而不怠焉,然後能成其大事也。”貫日在這裡表示不間斷地用心思考、努力。

《貫日》的繁體

《貫日》的繁體字為「貫日」。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貫日》可以寫作「貫日」,字形略有差異,但意思相同。

《貫日》的例句

他對于音樂的熱愛貫日久久,從不間斷地學習和練習。

《貫日》的組詞

貫徹、貫通、貫穿、貫幹、貫注等。

《貫日》的近義詞

恒久、堅持、長期、連續。

《貫日》的反義詞

中斷、間斷、放棄、丢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