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婆的意思、白婆的詳細解釋
白婆的解釋
[old woman with grey hair] 白發老太婆
見紅女白婆,填塞門戶。——《聊齋志異·促織》
詳細解釋
白發老婦。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促織》:“ 成 妻具資詣問。見紅女白婆,填塞門戶。” 清 楊恩壽 《坦園日記·郴遊日記》:“迨返家時,惡語、怒語、忿語、浪語、褻語、駡妾語、咒夫語、諷叔語,千态萬狀,一時并作,而臺下笑聲不絶,即旁觀之村姑閨秀,紅女白婆,亦喝采焉。”
詞語分解
- 白的解釋 白 á 雪花或乳汁那樣的顔色:白色。白米。 明亮:白晝。白日做夢。 清楚:明白。不白之冤。 純潔:一生清白。白璧無瑕。 空的,沒有加上其它東西的:空白。白卷。 沒有成就的,沒有效果的:白忙。白說。 沒
- 婆的解釋 婆 ó 年老的婦女:老太婆。苦口婆心。 丈夫的母親:公婆。婆媳。婆家。婆婆。 稱長兩輩的親屬婦女:姑婆。姨婆。外婆。 方言,泛指已婚的青年婦女,亦稱妻子:婆娘。婆姨。 舊時指從事某些職業的婦女:媒婆。
網絡擴展解釋
“白婆”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1.基本解釋
“白婆”指白發老婦人,常用來形容年老且頭發花白的女性。例如《聊齋志異·促織》中提到:“見紅女白婆,填塞門戶”,這裡的“白婆”與“紅女”(年輕女子)形成對比,強調不同年齡段的女性形象。
2.詞源與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清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促織》,原句描述主人公成名的妻子求神問卜時,圍觀的人群中有“紅女白婆”,通過“紅”與“白”的色彩對比,突出年齡差異。後世文學作品中偶有沿用,例如楊恩壽的《坦園日記》中也有類似用法。
3.用法與語境
- 文學描寫:多用于古典或鄉土文學中,帶有一定的書面語色彩,常見于人物群像的刻畫。
- 現代延伸:部分方言或口語中可能泛指老年女性,但需結合具體語境,如提到的“白婆”是人物代稱而非泛指。
4.相關示例
- 《聊齋志異》原文:“成妻具資詣問,見紅女白婆,填塞門戶。”
- 現代造句:“白婆拄着拐杖,獨自坐在村口的老槐樹下。”(參考的造句風格)
5.補充說明
- 情感色彩:該詞本身為中性,但常隱含對老年女性的描寫,可能帶有同情、敬重或滄桑感,具體需結合上下文。
- 近義詞:老妪、老婦;反義詞:紅女(指年輕女子)。
如需進一步了解《聊齋志異》中的原始場景或現代方言用法,可參考相關文學作品或地方文化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白婆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白婆在漢語中是一個俚語,用來形容年紀較大、身材微胖的女性。通常用于幽默或戲谑的語境中,有時候也會帶有一些輕蔑的意味。
拆分部首和筆畫
白婆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分:白 (白日早) 和 婆 (女+皮)。 白的部首為日早,總共4畫;婆的部首為女,總共3畫。
來源和繁體
白婆這個俚語來源于民間口語,通常廣泛使用于中國大陸地區。目前還沒有繁體字的對應形式,一般都是使用簡體字表示。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白通常寫作白色巴的形狀。
例句
1. 今天上街看到一位白婆,她笑得很燦爛。
2. 我的媽媽雖然是個白婆,但她的心态年輕。
組詞
組成白婆的字可以和其他字組成不同的詞語。例如:
白日:表示白天
白色:表示顔色白的
白白:形容冤枉受虧
婆娘:相當于妻子的稱呼
近義詞
有一些近義詞可以用來形容年紀較大、身材微胖的女性。例如:
豐滿的婦女
年長的女性
稍微胖一些的女人
反義詞
沒有明确的反義詞與白婆對應,因為這個詞主要用來形容特定的類型的女性,而不是一種範圍廣泛的概念。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