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肅揖的意思、肅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肅揖的解釋

恭敬地拱手行禮。 宋 葉適 《蔡知閣墓志銘》:“故事,将官謁帥,皆小袖衫拜庭下;至公,獨袍笏肅揖,帥因請以賓禮見。”《宋史·仁宗紀三》:“幸國子監,謁 孔子 ,有司言舊儀止肅揖,帝特再拜。”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三:“ 王陽明 先生雲:‘人之詩文,先取真意;譬如童子垂髫肅揖,自有佳緻。’”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肅揖"是古代漢族禮儀中一種莊重、恭敬的作揖行禮方式,其含義可從字義分解與合成詞義兩方面理解:

一、單字本義

  1. 肅(sù)

    本義為恭敬、莊重。《說文解字》釋:"持事振敬也",強調行禮時需儀态端嚴、心存敬畏。在禮儀中引申為垂手躬身、神色恭謹的姿态 。

  2. 揖(yī)

    指拱手行禮。《說文解字》注:"攘也,手着胸曰揖",即雙手抱拳前推,身體微屈。根據對象身份不同,揖禮分"土揖""時揖""天揖"等規格 。

二、合成詞義

"肅揖"強調行禮時需同時滿足兩項要求:

三、文化語境

該禮儀承載儒家"敬"的思想内核。《禮記·曲禮》載:"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肅揖通過規範化的身體語言,表達内在的謙卑與尊崇,是傳統禮樂文明的具象化表現 。唐宋以後多用于官場儀軌,如朱熹《朱子家禮》規定弟子見師長須"肅揖再拜"。

典籍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肅揖”是一個古代禮儀用詞,主要含義為恭敬地拱手行禮,常見于文獻記載和傳統文化場景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肅揖”指以莊重、恭敬的态度行拱手禮,常用于對長者、上級或尊貴對象表達敬意。其中“肅”強調儀态端正、神情嚴肅,“揖”即傳統的拱手動作,雙手合抱于胸前。

2.使用場景與禮儀規範

3.曆史用例

4.近義詞與關聯概念

總結來看,“肅揖”不僅是古代禮儀動作,更承載了等級制度和儒家倫理的内涵。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曆史語境中的用法,可參考《宋史》或葉適文集等原始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拔類采光慚豹慅嬰長縻楚儽當月錢淡水搗雜的帝鄉二分點二钺惡色蜂攢伏辨高派高阡割損觀音素鬼胎寒峭寒塞花眼活字兼統腳迹角裡先生教唆犯激忿金剛禅積治臨訊麟趾褭蹏廬落鹵族馬棒毛茸綿羊眇生謀迹南胡遣言措意切忌惬心貴當青精君上控屍玩霜豔頌磬隨車夏雨鹔鹴袍鬀度體略頭巾頭暈目眩瓦石文殊誣謡鮮明昔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