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極夜的意思、極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極夜的解釋

徹夜,終夜。 漢 劉桢 《贈五官中郎将》詩:“賦詩連篇章,極夜不知歸。” 晉 幹寶 《搜神記》卷十六:“﹝ 巨伯 ﹞又佯酒醉夜行,懷刃以去,家人不知也。極夜不還。” 明 唐寅 《七夕賦贈織女》:“銀臺極夜留魚鑰,珠殿繁更繞鳳旗。”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極夜是地球兩極地區特有的自然現象,指太陽連續24小時以上處于地平線以下,導緻整日不見陽光的持續黑暗狀态。該現象由地球自轉軸傾斜和繞太陽公轉共同形成,具體表現為每年冬季在北極圈(北緯66°34′以北)或南極圈(南緯66°34′以南)範圍内發生,持續時間隨緯度升高而延長,在極點可達半年之久。

從成因角度分析,地球自轉軸與公轉軌道面存在約23.5°的傾角,使得極地在冬半年完全背向太陽。計算公式可表示為: $$ delta = -23.5° times cosleft(frac{2pi}{365}(N+10)right) $$ 其中δ為太陽赤緯,N為年積日。當觀測點緯度φ滿足φ > 90° - |δ|時,極夜現象發生。

相關科學文獻顯示,極夜期間大氣電離層變化顯著,極光活動頻繁。中國南極科考隊實測數據顯示,中山站(南緯69°)每年經曆約54天極夜,期間最低溫可達-50℃。這種現象對生态系統産生特殊影響,如南極磷蝦會通過降低代謝率完成越冬。

網絡擴展解釋

極夜,又稱永夜,是地球兩極地區特有的自然現象,其核心特征為太陽終日位于地平線以下,導緻連續24小時以上的黑夜。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特征

極夜指在地球南北極圈(約南北緯66°34′)以内地區,由于地軸傾斜和公轉軌道影響,太陽持續無法升至地平線以上的現象。與極晝交替出現,南北極每年各經曆約6個月的極夜期。

二、形成原因

  1. 地軸傾斜:地球自轉軸與公轉軌道平面呈約23.5°的傾角,導緻兩極在公轉時交替遠離太陽直射區域,遠離的一側進入極夜。
  2. 太陽直射點移動:當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時,南極圈内出現極夜;反之,北極圈内進入極夜。

三、持續時間與範圍

四、相關現象

五、擴展含義

在文學或成語中,“極夜”也隱喻黑暗或困境,如“極夜難明”形容漫長艱難時期。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搜狗百科及地理科普網。

别人正在浏覽...

爆跳如雷蔽泥不越雷池一步常局蟬花潮忽忽逞願沉着赤桋穿堂黜惡待報斷桉多金返本還原分量隔外棺材瓤子冠裳觀顧歸忌歸慕孤絜合訂本河南省後罩房皇胄毀于一旦火冒三丈競今疏古金鵶積祘樛結急眼看風使舵寥翹獵場免役奶奶噴雲洩霧脯子青鷇輕飄飄情訊殺力邵伯訟棠梢婆燒薙慴服沈祠身高石尤風舒演祀孔宿學談賞汀濙僞妄文過瞎燈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