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紅釭 ”。燈盞的别稱。 唐 舒元輿 《牡丹賦》:“角衒紅釭,争顰翠娥。” 明 楊慎 《藝林伐山·紅缸星缸月缸》:“ 白樂天 《涼風》詩‘紅缸霏微滅,碧幌飄颻開’, 張光朝 詩‘星缸凝夜暉’, 陸魯望 詩‘月缸曉屏碧’,皆謂燈也。”
“紅缸”一詞在漢語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語境和來源進行區分:
一、燈盞的别稱(主流釋義) 根據權威詞典和古籍記載,紅缸指代古代燈具,常見于文學作品中:
二、比喻有才者被埋沒(特殊用法) 部分現代資料将其引申為成語,形容才華未被認可:
其他補充說明
建議:閱讀古籍時可按“燈盞”理解,現代文學中若出現比喻義,需結合上下文分析。
《紅缸》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用紅色材料制作的大型容器。這個詞常常用來指代用來盛放和儲存紅色物質的大缸。
《紅缸》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糸”和“缶”。根據筆畫順序,可以分解為6個筆畫。
《紅缸》是一個古代的漢字詞語,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它的繁體字為「紅缸」。
古代在《紅缸》這個詞的書寫中,可能會有一些變化和差異。然而,它的基本形态和現代寫法基本保持一緻。
1. 他們正在制作一個巨大的紅缸來裝紅色顔料。
2. 我們家從祖輩開始就一直傳承着那個紅缸制作的秘密。
3. 這個紅缸的容量足夠盛放一百升的液體。
1. 紅木缸
2. 紅漆缸
3. 缸瓦
4. 缸蓋
1. 紅甕
2. 紅罐
3. 紅槽
4. 紅壇
1. 藍缸
2. 黃缸
3. 綠缸
4. 白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