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蓮花落的意思、蓮花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蓮花落的解釋

[popular (Chinese) song or melody] 一種以“蓮花落,落蓮花”一類句子做襯腔或尾聲的曲藝,常用竹闆打節拍

詳細解釋

亦稱“ 蓮華樂 ”。民間曲藝的一種。舊時本為乞丐所唱。後出現專業演員,演唱者一二人,僅用竹闆按拍。《五燈會元·臨濟宗·金陵俞道婆》:“一日,聞丐者唱蓮華樂雲:‘不因 柳毅 傳書信,何緣得到 洞庭湖 。’忽大悟。” 元 關漢卿 《救風塵》第一折:“我嫁了 安秀才 呵,一對兒好打蓮花落。”《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二:“隻得作一長歌,當做似蓮花落滿市唱着乞食。” 阿英 《從王小玉到梨花大鼓》:“長短高下,自有節奏,仿佛都中之大鼓書, 津門 的蓮花落。”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蓮花落是一種曆史悠久的漢族曲藝形式,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起源

蓮花落又稱“蓮花樂”“蓮花鬧”“落子”,是始于宋代、形成于明代、興盛于清代的說唱藝術。最初為盲人乞丐行讨時演唱的勸世文,後發展為專業曲藝,現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二、表演形式

  1. 道具特色:早期使用綴有紅紙花和銅錢的樹枝(稱“搖錢樹”),後演變為竹闆(七件子),通過搖晃或敲擊伴奏。
  2. 表演方式:多由1-2人用方言說唱,内容通俗生動,以揚善懲惡、吉祥納福為主題,常見尾聲“蓮花落,落蓮花”。

三、名稱由來

四、地域分布

主要流行于江西(如新幹、吉安)、浙江紹興等地,因方言差異形成不同分支,但核心形式相似。

五、文化價值

作為民間藝術的活化石,蓮花落以寓教于樂的方式淳化民風,在廬陵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發展曆程反映了從底層乞讨工具到高雅藝術的蛻變。

(完整信息可參考華夏經緯網、滬江詞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蓮花落

蓮花落,是一個表示蓮花掉落、落下的詞語。它形象地描繪了蓮花從蓮蓬中脫落到水中的場景。

蓮花落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部首:艹(草字頭)

筆畫:13畫

蓮花落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雅士的詩詞創作中。蓮花象征着清雅高潔、延續生命等意象,而落則是表示離開、結束等含義。結合在一起,蓮花落在文學中往往用來表達事物的消逝、凋零或人的離世、離去。

在繁體字中,“蓮花落”可以寫成“蓮花落”。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蓮花落的“蓮”字可以寫成“蓮”,而“落”字形态相對保持一緻。

以下是一些描述蓮花落的句子:

  1. 夏日水邊,微風吹動,蓮花落如雪花飄。
  2. 紅塵漫漫,時光匆匆,蓮花落盡幽香消。
  3. 打開花苞,蓮花落到水面上,姿态美麗。

以下是一些與蓮花落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