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通心錦的意思、通心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通心錦的解釋

舊時婚禮中所用的錦帶,象征夫婦永結同心。 宋 無名氏 《戊辰雜抄》:“女初至門,壻去丈許逆之,相者授以紅緑連理之錦,各持一頭,然後入,俗謂之通心錦。又謂之合歡梁。”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通心錦”是古代婚禮中的一種傳統用品,具體含義和背景如下:

基本釋義

通心錦指舊時婚禮儀式中使用的錦帶,由新郎新娘各執一端,象征兩人永結同心、共結連理。這一習俗通過實物寄托了婚姻和諧的美好寓意。

曆史文獻記載

據宋代《戊辰雜抄》描述,新娘初到夫家時,新郎需在距離一丈遠處迎接,由“相者”(司儀)将紅綠兩色的連理錦帶交給新人。兩人各持一端後共同入門,這一儀式被稱為“通心錦”或“合歡梁”。

象征意義

總結來看,“通心錦”不僅是一種婚禮道具,更是古代文化中婚姻承諾的具象化表達,承載着對夫妻關系的美好期許。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通心錦

《通心錦》是一個成語,意思指的是心靈相通、情投意合、意思相通的意思。

它的拆分部首是通-心-錦。其中,“通”是偏旁部首,代表着互相交流、溝通的意思;“心”是漢字的一個獨立部首,指代着心思、内心;“錦”是漢字的一個全字,指的是美好、絢麗的東西。

成語“通心錦”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唐代的詩人盧綸的《賦得雙栖桐之陳葉鳴》:“栖桐雙匝翅,[通心錦]生文。”意思是兩隻栖息在桐樹上的鳥兒,心靈相通,美麗的圖案自然生成。

“通心錦”在繁體字中寫作「通心錦」。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通心錦的寫法略有不同。其中,“通”字可以寫作「同」,意思稍有差異,但整個成語的意思并無太大區别。

以下是一個例句:“小明和小紅是一對好朋友,他們之間相互理解,互相幫助,真是一對通心錦。”

以下是一些以“通心錦”為基礎組成的詞語:

以下是“通心錦”的一些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情投意合、心心相映、心有靈犀、知己知彼

反義詞:互不相通、格格不入、各不相讓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