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寄的意思、郡寄的詳細解釋
郡寄的解釋
謂作郡太守。《宋史·黃洽傳》:“ 藝祖 懲藩鎮偏重之失,不欲兵民之權聚於一夫之手。今使主兵官兼郡寄,是合兵民權為一。” 宋 陸遊 《會慶節賀表》之二:“茲膺郡寄,復在王畿。”
詞語分解
- 郡的解釋 郡 ù 古代行政區域,中國秦代以前比縣小,從秦代起比縣大:郡縣。秦分天下為三十六郡。 筆畫數:; 部首:阝; 筆順編號:
- 寄的解釋 寄 ì 托付:寄托。寄存。寄情。寄懷。寄意。 依靠,依附:寄居。寄食。寄生蟲。 托人傳送,特指由郵局傳遞:寄信。寄錢。 認的親屬:寄父。寄母。寄子。 筆畫數:; 部首:宀;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郡寄”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官員的職位或派遣情況。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郡寄”指被委派擔任郡太守的官職,常見于宋代文獻。其中:
- 郡:古代行政區劃單位,秦漢後級别高于縣;
- 寄:有“托付”“派遣”之意,此處引申為官職的委任。
二、曆史背景與用法
- 軍政合一的職責
據《宋史·黃洽傳》記載,宋代為防止藩鎮割據,要求主兵官兼任“郡寄”,即同時掌管地方軍事與民政。
- 地理範圍的特殊性
部分文獻(如)提到該詞隱含“被派往邊遠地區”的含義,但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是否為泛指郡守職位,還是特指偏遠地區的委派。
三、文獻例證
- 陸遊《會慶節賀表》中“茲膺郡寄,復在王畿”表明官員受命管轄京畿要地;
- 《宋史》中“主兵官兼郡寄”反映了宋代中央集權的政治策略。
四、近義詞與相關概念
- 近義詞:郡守、太守
- 反義詞:無直接對應,但可對比“貶谪”(強調懲罰性派遣)與“郡寄”(中性職務描述)。
五、現代應用
該詞現已罕用,多見于曆史文獻或古文研究。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宋史》《陸遊集》等原始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郡寄的意思
《郡寄》(jùn jì)是一個常見的漢字詞語,意思是将信件或物品寄送到郡縣之間。
拆分部首和筆畫
郡(14畫)的部首是邑,寄(11畫)的部首是宀。
來源和繁體
《郡寄》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史記·貨殖列傳》中,是古代郵政系統的一種表述。久而久之,這個詞彙逐漸為人所熟知。
在繁體字中,郡寄的寫法為「郡寄」。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郡寄的寫法稍有不同。郡(竹軍)寄(宀奇山)。
例句
他把書信用最快的郵寄方式郡寄給了朋友。
請你将這些重要文件郡寄給縣政府。
組詞
- 郡縣(jùn xiàn):指古代行政區劃的最高單位,類似于現在的地級市。
- 郵寄(yóu jì):通過郵局或快遞公司将信件或包裹運送到遠處。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郵寄、郵遞
反義詞:收件、接收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