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鵲罏 ”。亦作“ 鵲鑪 ”。即鵲尾爐。 宋 舒亶 《菩薩蠻》詞:“小亭露壓風枝動,鵲爐火冷金瓶凍。” 清 曹寅 《西軒》詩之二:“卧病經旬萬慮疎,鵲罏麈尾悉蠲除。” 清 淩志珪 《玉漏遲·題鄭小航歌樓聽雨圖》詞:“翦銀燭,鵲鑪香炷,花解語,問郎心賞,是誰詞句。”參見“ 鵲尾爐 ”。
“鵲爐”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釋:
基本釋義
鵲爐(拼音:què lú)是“鵲尾爐”的别稱,指一種形似鵲尾的香爐。該詞在古籍中亦寫作“鵲垆”“鵲罏”或“鵲鑪”,屬于異體字或通假用法。
結構與用途
從字形看,“鵲”為左右結構,與“爐”組合後,可能暗示香爐的造型與鵲鳥尾部形态相關,但具體形制需結合文物考證。推測為古代焚香器具,用于宗教、文人雅集等場景。
文獻例證
網絡解釋補充
現代資料多沿用古籍定義,強調“鵲爐”與“鵲尾爐”的關聯,但未提供更多形制細節。
建議進一步查閱《中國香文化史》或文物圖錄,以獲取鵲尾爐的實物圖像及曆史演變信息。
鵲爐是一個漢字詞語,其中的"鵲"字有鵲鳥的意思,用來指代一種鵲巢形狀的容器;"爐"字表示一種可供燃燒的器物。因此,鵲爐可以理解為一種形狀像鵲巢的爐子。
以下是鵲爐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鵲爐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唐代的古籍《通典》,但具體起源和用法已經無從考證。
在繁體字中,鵲爐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沒有差異。
在古代,鵲爐的字形寫法可能與現代稍有不同,不過具體的古漢字寫法已經難以考究。
一些鵲爐的例句:
一些與鵲爐相關的組詞有:"鵲巢"、"爐子"、"鵲形"等。
鵲爐的近義詞有:"鳥爐"、"燃爐"。
鵲爐的反義詞可以看作是"非鵲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