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survive]∶生存;保全生命
存活率
他受傷這麼重,能存活下來已經很不容易了
(2) [take shelter]∶存身
(1).保全;養活;使活命。《後漢書·蓋勳傳》:“時人飢,相漁食, 勳 調穀稟之,先出家糧以率衆,存活者千餘人。”《魏書·西域傳·車師國》:“臣國自 無諱 所攻擊,經今八歲,人民饑荒,無以存活。賊今攻臣甚急,臣不能自全,遂捨國東奔,三分免一,即日已到 焉耆 東界。思歸天闕,幸垂賑救。”《朱子語類》卷一○六:“若更離間前妻之子,不存活他,定須痛治。” 元 劉唐卿 《降桑椹》第三折:“兀那廝,你是那裡人,姓甚名誰?説的是,我自有箇存活。若説的不是呵,小僂儸打下澗泉水,磨的刃鋒利,某親自下手也。”
(2).生存,活在世上。 晉 葛洪 《抱樸子·釋滞》:“或復齊死生,謂無異,以存活為徭役,以殂殁為休息。其去神仙,已千億裡矣,豈足耽玩哉!” 清 陳維崧 《瑞鶴仙·慈仁寺松》詞:“爾頭童齒豁,又短如 翁伯 ,小踰 臧紇 ,年高尚存活。” 魯迅 《野草·題辭》:“過去的生命已經死亡。我對于這死亡有大歡喜,因為我借此知道它曾經存活。”
(3).猶過活;度日。 宋 司馬光 《赈贍流民劄子》:“仰子細告諭:在京難以住泊,令速往近便豐熟州軍存活者。臣竊思之,如此處置,欲以為恤人之名、掩人耳目則可矣,其實恐有損無益。” 元 曾瑞 《喜春來·離愁》曲:“奴因寄恨招災禍,他為尋芳中網羅,柳嫌花妒百千合,成間闊,教俺怎存活?” 元 無名氏 《劉弘嫁婢》第一折:“姑夫不知人,這兩日見了我,輕便是駡,重便是打。若是姑夫今日來家時,姑娘,你説一聲方便,我也好在家裡存活。”
(4).猶言活計;營生。 元 無名氏 《貨郎旦》第一折:“你把解庫存活、草堂工課都躭閣,終日波波,白日休空過。” 元 無名氏 《謝金吾》第二折:“往常時這 清風樓 前後屯合,到今日冷清清隻一片空闊……平日地闖出這場禍,送的我倒枕着牀沒奈何,拆的來做不得存活。”
“存活”是一個動詞,指生物或事物在特定條件下維持生命或繼續存在的能力。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生物學基礎
指生物體在自然或人為環境中保持生命活動,如動植物在極端氣候中存活,或微生物在培養皿中存活。例如:某些細菌能在高溫下存活,依賴特殊的蛋白質結構。
醫學與健康
常用于描述患者、器官或細胞的生命延續狀态,如“術後存活率”“器官移植後存活時間”。研究顯示,癌症早期患者5年存活率可達90%以上。
社會與經濟學延伸
可比喻組織、企業等在競争或危機中持續運作。例如:中小企業通過數字化轉型提升市場存活能力。
哲學與抽象意義
引申為精神、文化或記憶的延續,如“傳統技藝在現代社會中的存活”。
近義詞:生存、存在
反義詞:死亡、消亡、滅絕
若需進一步探讨具體領域的應用場景,可提供更多背景信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