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勒帛的意思、勒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勒帛的解釋

絲織腰帶。 宋 彭乘 《墨客揮犀》卷八:“主人著頭巾,繫勒帛,不具衣冠。” 宋 陸遊 《老學庵筆記》卷二:“背子率以紫勒帛繫之,散腰則謂之不敬。”《宋史·儀衛志一》:“旁頭一十人,素帽、紫紬衫、纈衫、黃勒帛,執銅仗子。”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勒帛”的漢語詞典釋義

“勒帛”為漢語曆史詞彙,讀音為lè bó,屬名詞性詞組。其本義指古代用于束緊衣袍或裝飾的絲質帶子,常見于宋元文獻。據《漢語大詞典》記載,“勒”有“拉緊、束縛”之義,“帛”則指絲織品,合稱即強調其功能性。

從具體用法來看:

  1. 束衣工具:宋代《夢溪筆談》提及“勒帛”用于固定袍服下擺,防止行動時衣物松散。
  2. 禮儀裝飾:《東京夢華錄》載,宋代儀仗隊常以彩帛制成勒帛,兼具實用與華美效果。
  3. 引申含義:元代後,“勒帛”在文學中漸衍生為“約束”的象征,如《西廂記》中以“勒帛系心”比喻情感牽絆。

該詞現代漢語已罕用,多見于古籍研究及曆史服飾考據領域。《辭源》等工具書均收錄此詞,建議結合《中國衣冠辭典》等專業文獻進一步考辨。

網絡擴展解釋

“勒帛”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含義為絲織腰帶,常見于宋代文獻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2.文獻例證

3.其他可能的解釋

部分資料(如)提到“勒帛”引申為“生活拮據”,但此用法未見于權威古籍或主流詞典,可能是現代對字面的誤解,建議以絲織腰帶為優先釋義。

4.文化背景

在宋代服飾中,勒帛不僅是實用品,還體現身份和禮儀規範。例如,文人常佩戴素色勒帛,而官員儀仗隊則用紫、黃等顔色區分等級。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墨客揮犀》《老學庵筆記》等原文,或查閱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暗澹拜将封侯,拜相封侯敗面報雪并且博物多聞布策擦損稱德成業從隨從要登岸點用釣舩雕華嫡脈發糕黼黻皇猷港浦貫月查兼葭秋水見疑潔脩蹐局金科玉律犒饋扣邊老萊裾冷盆廉義寮列茫昧墓次睦婣逆水蓬門骈匝撇末劈頭劈腦乾鮮謙虛凄風冷雨青币黥竄祈雨曲情桡情瑞士人若有若無殺止說耍聳懾徒官王常衛生帶僞易五輪崄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