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 going too far] 太過分
今書來,言者皆大過。——唐· 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1).《周易》卦名。巽下兌上。《易·大過》:“大過,棟撓,利有攸往。亨。” 孔穎達 疏:“棟撓者謂屋棟也,本之與末俱撓弱,以言衰亂之世始終皆弱也。”後以“大過”指衰亂。 晉 陸雲 《晉故散騎常侍陸府君诔》:“時值大過,士爽其德,虔惟常侍,高明柔直。”《新唐書·張濬傳贊》:“如 畋 鐸 皆社稷之才,當大過之世,為天下唱,扶支王室,幾緻中興。”
(2).重大的過失、錯誤。《左傳·哀公六年》:“不穀不有大過,天其夭諸?”《史記·太史公自序》:“此四行者,天下之大過也。” 唐 韓愈 《董公行狀》:“清宮而迎天子,庶人服而請罪有司,雖有大過,猶将揜焉,如公則誰敢議?” 朱自清 《“海闊天空”與“古今中外”》:“我想這種‘談天’,無論如何,總不能算是大過吧。”
(3).處分用語。記大過一般是對性質較嚴重的錯誤的處分。《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回:“馬上撤了差,記大過三次。停委兩年。” 魯迅 《華蓋集·忽然想到(八)》:“兩天之内,我和十多個同學,就疊連記了兩小過兩大過,再記一小過,就要開除了。”
“大過”的漢語詞典釋義
一、基本釋義
“大過”在漢語中為多義詞,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二、詞源演變
“大過”最早見于《周易》六十四卦中的第二十八卦“大過卦”,卦象為巽下兌上,象征“陽剛過盛、事物非常态”,後引申為對重大問題的警示。漢代《說文解字》未單列此詞,但“過”字本義為“經過”,後衍生出“過失”含義,“大”作程度修飾,形成複合詞。
三、現代用法示例
四、文化内涵
儒家文化中,“大過”與“中庸”相對,暗含對失衡行為的批判。如《論語·先進》提到“過猶不及”,倡導適度原則,與“大過”的負面含義呼應。
(注:本文釋義綜合參考《現代漢語詞典》《漢語大詞典》《周易》等典籍及規範文件。)
“大過”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多個層面解析,綜合了基本詞義、經典文獻及文化背景:
一、基本詞義
二、《周易》中的特殊含義
三、文化延伸
提示:如需了解《周易》卦象的詳細分析,可參考中的卦畫解讀。
寶枕不均伧俗操身行世長詞秤斤注兩踟蛛雠報翠被翠巍巍登高望遠動感冬臧對客揮毫遁秦反掩浮厝綱貫高陽公子革政夠味兒刮抉還檄紅泉胡梨霍曶簡澹将門剪樣兢慚客計铿锵匡嶽涼友臨危不亂裡曲六花倫品懋長靡靡之音明安墨彩莫賀弗劈初頭千裡同風僑民曲衷人鑒入睡喪德嫂子生爻事出有因霜散思量四險抟聚鵌鼵悟物下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