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周險要。又指四周的險要處。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一:“ 周 在中樞,西阻 崤谷 ,東望 荊山 ,南面 少室 ,北有 太嶽 ,三河之分,雷風所起,四險之國也。” 唐 楊炯 《和劉侍郎入隆唐觀》詩:“山川淩四險,城樹隱三臺。”
“四險”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上下文理解:
指我國社會保險中的四項基本險種:
養老保險
保障勞動者退休後的基本生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繳納(單位20%,個人8%)。
醫療保險
覆蓋疾病治療費用,包含基本醫療和補充醫療(單位約9.2%,個人2%)。
工傷保險
針對工作相關傷害或職業病,費用由單位全額承擔(約0.6%)。
失業保險
為失業期間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單位和個人共同繳費(單位2%,個人1%)。
注:2019年後生育保險與醫療保險合并實施,原“五險”變為“四險”,但生育保障仍存在。
指四周險要的地勢或戰略要地。
例:
《四險》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意為四種險情或風險。
《四險》的第一個漢字“四”拆分部首為“一”,總共有4個筆畫;第二個漢字“險”拆分部首為“阜”,總共有7個筆畫。
《四險》這個詞來源于中文,是一種常見的表達方式。它通常用來形容一種情況或境況中存在的四種風險。
在繁體字中,四險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漢字中,“四”字的寫法與現在基本相同,而“險”字在古代有多個寫法,如:“⻍”、“⻎”等。
他們将面臨四險的挑戰:時間緊迫、風險高、成本控制困難以及市場不确定性。
四面八方、四通八達、四平八穩、四海為家等。
四個危險、四種風險、四種挑戰
安全、穩定、無險、無風險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