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馳書的意思、馳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馳書的解釋

急速送信。 宋 丁謂 《丁晉公談錄》:“ 契丹 兵果自退,而續馳書至,求通好。”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黃九郎》:“公陰與謀,馳書與所善之 王太史 ,而緻 九郎 焉。”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比千八百二十三年, 倫敦 之希臘協會馳書托 裴倫 ,請援 希臘 之獨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馳書”的漢語詞典釋義

“馳書”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由“馳”與“書”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為快速傳遞書信或文書。以下從釋義、字源、用法及文化背景分述:


一、釋義與字源

  1. “馳”的本義

    “馳”指車馬疾行,引申為“快速傳遞”。《說文解字》釋:“馳,大驅也。” 強調速度的迅疾。

  2. “書”的含義

    “書”指書信、文書或文件。《說文解字》注:“書,箸也。” 即文字記錄。

  3. 組合義

    “馳書”即通過快馬、驿使等方式急速傳遞信件,常見于古代通訊場景。


二、用法與語境

  1. 動詞性短語

    表示“急速送信”的行為。例如:

    “聞訊後,他即刻馳書告急。”

    ——《漢語大詞典》釋義為“急速送信”。

  2. 曆史用例
    • 官方文書傳遞:古代驿傳系統稱“馳傳”,而“馳書”側重信件内容(如軍報、公文)。
    • 文學記載:王維《送李判官》中“馳書一日遍九州”,形容書信傳遞之速。

三、文化背景

古代通訊依賴驿馬、信使,“馳書”體現了信息傳遞的緊迫性。如:


四、權威辭書參考

  1. 《漢語大詞典》

    釋“馳書”為“急速送信”,引清代黃鈞宰《金壺浪墨》用例。

  2. 《辭源》(修訂本)

    強調其古語特征,釋義“遣人急送書信”。

  3. 《王力古漢語字典》

    歸入“馳”字條下,注:“馳書,謂速遞書信也。”


“馳書”是承載古代通訊文化的典型詞彙,其釋義緊扣“疾速傳遞文書”的核心,兼具實用性與曆史厚重感。現代漢語中雖少用,但可見于曆史文獻與文學作品,是理解傳統信息傳遞方式的關鍵詞。

參考資料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馳書”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1. 基本釋義
    “馳書”指急速送信或迅速傳遞書信,常用于緊急或重要信息的傳達。該詞由“馳”(快速奔走)和“書”(書信)組合而成,字面意為“快速傳遞信件”。

  2. 曆史用例

    • 宋代:丁謂《丁晉公談錄》記載契丹退兵後“續馳書至,求通好”,體現軍事外交中的緊急通信。
    • 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中描述“馳書與所善之王太史”,反映人際間快速聯絡的場景。
    • 近現代:魯迅提及倫敦希臘協會“馳書托裴倫”求援,展示該詞在跨文化語境中的沿用。
  3. 相關詞彙
    “馳箋”為同義詞,如《漢典》解釋“馳箋”即“馳書”,兩者均強調書信傳遞的迅捷性。

  4. 使用場景
    多用于古代文獻或正式文體,常見于告急、求援、謀略溝通等情境,如《三國演義》中“馳書告急”的經典描述。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不同曆史時期的用法差異,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聊齋志異》等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匾部邊海标搒才大如海燀威疇咨瘡科淳風詞指怠棄彫耗地底多寵格喳垢滓關門狀寒門橫梃哄動一時舊蹤舉觞凱凱開審懇誠樂事勸功兩邊倒連響理數梅豆玫瑰綿痼謀事在人母財男大當婚盤石噴湧偏疼平關中平鋪直序菩薩蠻輕車邱螾取債熱賣人王散句山娶升侑石耜什伍水手暑雪棠朹子堂花貪名填鴨緼豫武工隊閑嗑息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