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君卿喉舌的意思、君卿喉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君卿喉舌的解釋

見“ 君卿脣舌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君卿喉舌”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固定詞組,具有特定的曆史背景和語義内涵。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一、核心語義解析

  1. 字面構成

    • 君卿:原指東漢辯士樓護(字君卿),其人善言辭,深得貴族信任。《漢書·遊俠傳》載其“為人短小精辯,論議常依名節”,後成為能言善辯者的代稱。
    • 喉舌:本指口腔發聲器官,引申為代言人、傳達信息的工具。《詩經·大雅》已有“出納王命,王之喉舌”的用法,喻指傳達政令的重要角色。

      合并釋義:指代專司言論傳達、為權貴代言的核心人物,強調其言語的權威性與影響力。

  2. 引申含義

    該詞逐漸脫離具體人名,泛指掌握話語權、代他人發聲的權威角色,常見于古代政論與史籍。如明代張岱《石匮書》中以“君卿喉舌”形容朝廷重臣的谏議職能。


二、詞源發展與典籍依據


三、現代漢語中的使用

在現代語境中,“君卿喉舌”屬于典故性詞彙,多用于:

  1. 曆史或文學評論:形容特定人物(如發言人、幕僚)的言論代表屬性。
  2. 批判性語境:暗喻喪失獨立立場、為他人代言的工具性角色,含一定貶義色彩。

    例: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批評附庸文人為“權門之君卿喉舌”。


參考文獻

  1. 班固,《漢書·遊俠傳》,中華書局,1962年。
  2.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20年,ISBN 978-7-100-17043-6。
  3. 張岱,《石匮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4. 劉昫,《舊唐書·劉洎傳》,中華書局,1975年。
  5.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中華書局,1989年。

(注:古籍原文可通過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國學大師數據庫查閱;現代辭書建議參考紙質或權威機構電子版本。)

網絡擴展解釋

“君卿喉舌”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一、基本含義

該成語指代朝廷重臣或官員出衆的口才與辯才,尤其強調其作為君主或上級傳達意見、主張的能力。其核心在于形容善于辭令、能言善辯之人。

二、詞源與典故

  1. 來源:出自《漢書·遊俠傳·樓護》。樓護字君卿,史載其“短小精辯,論議常依名節,聽之者皆竦”,因口才卓越被後人引用為典故。
  2. 演變:原為“君卿唇舌”,後衍生出“君卿喉舌”“君卿舌”等變體,均以“喉舌”“唇舌”比喻言辭能力。

三、用法與示例

四、相關成語

五、總結

“君卿喉舌”通過曆史人物樓護的典故,生動體現了漢語中以身體器官(喉舌)隱喻語言能力的文化特色,常用于強調政治或社交場合中的言辭影響力。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用例,可參考《漢書》或相關詩詞作品。

别人正在浏覽...

鮑孤鴈褒義悲泣亳社不戴餐巾讒舌禅杖騁肆綢沓怆恨觸損單門獨戶點銅壺鬥頭頓遞司蠹衆木折二崤飛鳥驚蛇複仇古儀皇雄氏靃靃蛟镡進耕疾書酒粕決擇聚會開貌科歲寇氛口籍斂翮利傍倚刀理賠利刃流嘤民痡耐苦念物凝妙龐眉皓首飄塵平平常常秋場啟驗容顔桑蘇西宮僧裘適應四分五剖搜慝太公望銅活托夢托天嵬嵬息留欣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