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哀豔的意思、哀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哀豔的解釋

[be sad and beautiful;be sadly touching;be plaintive and elegant] 文辭凄切而豔麗

自屈宋以降,為文者本于哀豔,務于恢誕,亡于此興,失古義矣。—— 柳冕《與徐給事論文書》

詳細解釋

見“ 哀豔 ”。


亦作“ 哀艷 ”。1.謂文詞悽恻绮麗。 唐 柳冕 《與徐給事論文書》:“自 屈 宋 已降,為文者本於哀豔,務於恢誕,亡於比興,失古義矣。” 清 侯方域 《書<吳延仲集>後》:“﹝ 延仲 ﹞近體頗哀豔。在 韓 李 間,非其至也。” 劉師培 《南北文學不同論》:“ 子山 繼作,掩抑沉怨,出以哀艷之詞。”

(2).謂情緻哀婉纏6*綿。 徐遲 《牡丹》:“她是那樣的單純、妩媚、美麗,卻又何等的高傲、哀豔、痛苦!”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哀豔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哀豔”是一個漢語詞彙,常用于文學領域,其含義可從以下幾個層面解析:

  1. 基本釋義
    指文辭或藝術作品既充滿哀傷凄切的情感,又兼具華麗絢爛的辭藻或表現形式,形成一種悲美交織的意境。例如唐代柳冕評價屈原、宋玉之後的文人“本于哀豔,務于恢誕”。

  2. 情感與藝術的融合
    該詞強調情感的真摯與形式的華美并存。如徐遲在《牡丹》中形容人物“高傲、哀豔、痛苦”,既突出哀婉情緻,又暗含藝術化的美感。

  3. 文學史上的應用
    自屈原、宋玉的楚辭傳統以來,“哀豔”成為評價詩文的重要标準,尤其在骈文和抒情作品中常見。清代侯方域曾評點他人作品“頗哀豔,在韓李間”。

  4. 詞語結構解析

    • 哀:指情感層面的哀傷、悲切。
    • 豔:指形式層面的豔麗、華美,二者構成矛盾統一的美學特質。

示例用法:
“這篇文章以哀豔的筆觸描寫了戰亂中的愛情,字句如泣如訴,辭采又極盡雕琢。”

若需進一步探究該詞在具體文學作品中的表現,可參考《楚辭》或唐代骈文的相關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哀豔

哀豔,意思是指悲傷而又美麗動人。拆分部首為女、舟和手,總共有13畫。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是以古文筆畫的方式傳承下來的。

在繁體字中,哀豔的寫法為「哀豔」。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是以象形的方式表現意思,哀豔也不例外。哀字的古寫形狀類似一個哭聲形象的字,而豔字古寫中的艹部分象征植物的繁盛,再加上洋洋的氣象,形象地表示朝氣蓬勃、繁華富貴的美麗。

以下是一些使用哀豔的例句:

1. 舞台上她的表演哀豔動人,引得觀衆掌聲不斷。

2. 窗外的夕陽映襯着遠山,呈現出一種哀豔的美景。

3. 這幅畫用了大量的紅色調,顯得異常哀豔。

哀豔可以與其他詞組合成新詞,例如:

1. 哀豔動人:形容悲傷而又美麗動人。

2. 哀豔之音:指凄美動人的音樂聲音。

3. 哀豔的姿态:形容某人的姿态悲傷而又美麗。

哀豔的近義詞包括:悲壯、凄美、動人、委婉。

哀豔的反義詞包括:開心、歡樂、輕快、明亮。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