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句的意思、俗句的詳細解釋
俗句的解釋
平庸熟濫的詩句。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法》:“學詩先除五俗:一曰俗體,二曰俗意,三曰俗句,四曰俗字,五曰俗韻。” 郭紹虞 校釋引 陶明濬 《詩說雜記》:“俗句者何?沿襲剽竊,生吞活剝,似是而非,腐氣滿紙者是也。”
詞語分解
- 俗的解釋 俗 ú 社會上長期形成的風尚、禮節、習慣等:俗尚。風俗。習俗。約定俗成(指某種事物是由群衆通過長期實踐而認定形成)。 大衆化的,最通行的,習見的:俗名。俗語。俗曲。雅俗共賞。 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厭的:
- 句的解釋 句 ù 由詞組成的能表示出一個完整意思的話:句子。句法。 〔句讀( 量詞,用于語言:三句話不離本行(俷 )。恥 )〕古代稱文詞停頓的地方為“句”或“讀”。 句 ō 〔高句骊〕古國名,即“高麗”。 筆畫
網絡擴展解釋
“俗句”是文學批評中的術語,指詩歌創作中平庸、熟濫、缺乏新意的詩句。以下是詳細解釋:
-
基本定義
俗句指詩句中沿襲陳腐表達、缺乏獨創性的問題,常見于刻意模仿或生搬硬套的創作。例如宋代嚴羽在《滄浪詩話·詩法》提出“學詩先除五俗”,其中第三項即為“俗句”。
-
特點分析
- 剽竊沿襲:直接套用前人詩句或固定搭配,如“春風又綠江南岸”被濫用後失去新意。
- 生硬拼湊:堆砌華麗辭藻卻缺乏意境,如“金樽玉露對月歌”等浮誇表達。
- 邏輯矛盾:為押韻強行組合不合理意象,如“鐵馬冰河入夢來”中“鐵馬”與“冰河”的沖突。
-
與“俗語”的區别
需注意“俗句”與“俗語”不同:俗語是民間流傳的通俗語句(如“吃不了兜着走”),反映生活智慧;而俗句特指詩歌創作中的語言弊病,屬于文學批評範疇。
擴展閱讀:嚴羽提出的“五俗”還包括俗體、俗意、俗字、俗韻,共同構成詩歌創作應避免的五大俗套。
網絡擴展解釋二
《俗句》這個詞是指在民間流傳并廣泛應用的成語或諺語,它包含了豐富的民間智慧和生活哲理。通過這些句子,人們可以傳遞深遠的寓意和價值觀念。
拆分部首和筆畫:
《俗句》這個詞由“人”字旁和“言”字旁組成。其中,“人”字旁代表人,表示與人有關;而“言”字旁代表言語、語言,表示與言語相關。它總共有10個筆畫。
來源:
《俗句》作為一個整體詞語來源較難考證,因為其中的每個成語或諺語都有其獨特的來源和演變過程。這些俗句往往通過民間傳說、曆史事件或實踐經驗而形成,它們的流傳和演變主要依靠口頭傳統,不斷地被人們使用和傳遞。
繁體:
《俗句》這個詞在繁體中常被寫作「俗語」。在繁體字中,字形更加複雜,筆劃數量也相應增多。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與現代有些差異。“俗”字在古代一般寫作「俗」,其字形與現代稍有不同;而“句”字在古代一般寫作「句」,形狀較現代有所區别。
例句:
1. 有志者,事竟成。這是一句非常有名的俗句,意思是隻要人有志向,就一定能夠成功。
2. 知足常樂。這句俗句告訴我們,對于已經擁有的,我們要心存感激,珍惜所擁有的,并保持滿足的心态。
組詞:
與《俗句》相關的組詞有:俚語、諺文、語錄等。
近義詞:
與《俗句》意思相近的詞語有:成語、諺語、箴言等。
反義詞:
《俗句》的反義詞可能是:創新、新穎、新詞等。
綜上所述,我們了解了《俗句》的意義、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通過學習和應用這些俗句,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民間智慧,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