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籌握算的意思、持籌握算的詳細解釋
持籌握算的解釋
計算;精打細算。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雲蘿公主》:“婦持籌握算,日緻豐盈, 可棄 仰成而已。”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權臣奢儉》:“至於 和相 則賦性吝嗇,出入金銀,無不持籌握算,親為稱兌。” 梁啟超 《滅國新法6*論》:“夫開鐵路,為興利也,事關求利,勢不可不持籌握算,計及錙銖。”
詞語分解
- 持籌的解釋 手持算籌。多指理財或經商。 唐 韓愈 《和侯協律詠筍》:“詎可持籌算,誰能以理言。”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曆法·算學》:“其在外司民社者,亦持籌不知縱橫,任其下為谿壑,皆坐算學不講之故。”
- 握算的解釋 執算籌以計數。亦指謀劃。《資治通鑒·唐德宗建中四年》:“吏執筆握算,入人室廬計其數。” 胡三省 注引 史炤 曰:“算,所以籌算也。”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言事·算學》:“戶部胥吏,盡 浙 東巨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持籌握算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持籌握算”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一、基本釋義
該成語原指籌劃事務,後引申為管理財務、精打細算。其中“籌”和“算”是古代用于計算的工具(如算籌),字面意思為手持計算工具進行核算。
二、出處與演變
- 最早出處:漢代枚乘的《七發》提到“孟子持籌而算之”,指籌劃計算。
- 文學化用例:清代蒲松齡在《聊齋志異·雲蘿公主》中描述“婦持籌握算,日緻豐盈”,強調管理財務的能力。
三、用法特點
- 語法結構: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
- 近義詞:精打細算。
- 語境示例:魯迅在《文壇三戶》中曾用“一面持籌握算,一面誦詩讀書”形容兼顧務實與文雅的狀态。
四、權威性補充
高權威來源(如《漢典》《滬江詞典》)均指出其核心含義為財務管理的精細化,且兼具曆史文獻與近代文學的雙重應用背景。
網絡擴展解釋二
《持籌握算》這個詞的意思是指能夠熟練地掌握和運用計算籌算的能力。下面是關于該詞的一些詳細信息:
1. 拆分部首和筆畫:持 (扌手部) + 籌 (竹部) + 握 (手部) + 算 (竹部),共計12畫。
2. 來源:《持籌握算》一詞源自于古代中國哲學家墨子的著作《墨子》,其中強調了持籌握算的重要性,以便能夠正确地進行推理和決策。
3. 繁體字:持 (持) + 籌 (籌) + 握 (握) + 算 (算)。
4.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差别,但整體結構基本相似。
5. 例句:他在商場上持籌握算,總是能做出明智的決策。
6. 組詞:持身自律、持之以恒、籌謀、握手、算賬。
7. 近義詞:精打細算、明辨是非、審時度勢。
8. 反義詞:盲目行動、不加思考、漫無目的。
希望以上信息能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