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及的意思、俯及的詳細解釋
俯及的解釋
下及。 宋 王安石 《進說文劄子》:“傾蒙聖問俯及,退復黽勉讨論。” 宋 曾鞏 《襄州到任表》:“故令優佚,俯及孤蒙。” 明 汪廷讷 《廣陵目》第四折:“陛下恩波俯及,臣等樂事仰同。”
詞語分解
- 俯的解釋 俯 ǔ 向下,低頭,與“仰”相對:俯身。俯視。俯瞰。俯首。俯臨。俯拾即是。俯仰。 潛伏,卧伏:季秋之月“蟄蟲鹹俯在内”。 舊時公文及書信對上級或尊長的敬辭:俯允。俯念。俯恤(請求對方體恤)。俯察。俯順
- 及的解釋 及 í 從後頭跟上:來得及。趕不及。 達到:及格。及第(古代科舉考試中選,特指考取進士)。普及。過猶不及。 趁着,乘:及時。及早。及鋒而試。 連詞,和,跟:陽光、空氣及水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條件。以及。
網絡擴展解釋
“俯及”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fǔ jí,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
字面解釋
- 由“俯”(低頭)和“及”(達到、涉及)組成,字面意為“低頭觸及”或“向下涉及”。
- 在古漢語中,常表示上對下的恩澤、關懷或行動下達。
-
核心定義
- 指“下及”,即高位者(如君主、上級)的恩惠、詢問或政策等向下傳遞。
二、使用語境與示例
-
文獻引用
- 宋代王安石《進說文劄子》:“傾蒙聖問俯及,退復黽勉讨論。”
(意為:承蒙聖上垂問下達,我回去後努力探讨。)
- 明代汪廷讷《廣陵目》:“陛下恩波俯及,臣等樂事仰同。”
(形容君主的恩澤下達至臣子。)
-
現代適用
三、字義分解
- 俯:
- 本義為“低頭”,引申為敬辭,用于公文書信表示對方的行為(如“俯允”“俯察”)。
- 及:
四、常見誤解
- 部分詞典(如)将其解釋為“形容矮小或低下”,但根據權威文獻和主流釋義,此說法缺乏依據,可能是對字面義的誤讀。
“俯及”多用于描述高位者的關懷或行動向下傳遞,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如需更完整的文獻例證,可參考王安石、曾鞏等宋代文人的著作。
網絡擴展解釋二
俯及(fǔ jí)這個詞意思是指低頭望着、俯身觸及、把目光放在下方或接觸到某物的動作或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俯及這個詞的部首是人字旁,總共有10個筆畫。
來源,俯及這個詞源于古代漢字,是由“人”和“及”兩個字組成。其中,“人”表示人的意思,而“及”則表示接觸到的動作。
繁體,俯及這個詞的繁體字為「俯及」,與簡體字的寫法一緻。
古時候漢字寫法,根據古代漢字的寫法,俯及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基本上仍然保持着人字旁和及字旁的組合。
例句:他俯及地上的花朵,用手輕輕觸摸。
組詞,與俯及相關的詞語有俯視、俯卧、俯瞰等。
近義詞,近義詞包括低頭、看下、俯身等。
反義詞,反義詞包括擡頭、仰望、昂首等。
希望以上信息能夠幫助到你!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隨時告訴我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