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車鎋 ”。 1.車軸兩端的鍵,即銷釘。《漢書·遊俠傳·劉遵》:“ 遵 耆酒,每大飲,賓客滿堂,輒關門,取客車轄投井中,雖有急,終不得去。” 晉 傅玄 《傅子·阙題一》:“塞一蟻孔而河決息,掩一車轄而覆乘止。立法令者亦宜舉要。” 晉 葛洪 《抱樸子·應嘲》:“ 墨子 刻木雞以厲天,不如三寸之車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金石一·諸鐵器》:“車轄,即車軸鐵轄頭,一名車缸。”
(2).星名。 漢 張衡 《周天大象賦》:“長沙明而獻壽,車轄朗而陳兵。”
“車轄”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基本含義(機械部件)
指古代車軸兩端的金屬銷釘,用于固定車輪,防止脫落。這一解釋在多個權威來源中均有記載。例如《漢書》曾記載劉遵将客人車轄投入井中,以阻止客人離開,印證了車轄的關鍵作用。
天文含義(星名)
古代文獻中,“車轄”也指星宿名,如張衡《周天大象賦》提到“車轄朗而陳兵”,将車轄與天文現象關聯。
曆史與考古價值
西周時期的車馬坑考古發現中,青銅車轄、車軎等部件被發掘,體現了其作為古代車馬器的重要地位。這些部件常鑲嵌綠松石,兼具實用性與裝飾性。
延伸用法
在成語或比喻中,“車轄”可代指對事物的控制或約束,如《傅子》中以“掩一車轄而覆乘止”類比立法需抓住關鍵。
車轄既指古代車輛的機械部件,也包含天文、文化層面的引申含義。其雙重含義反映了漢語詞彙在曆史中的多維演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