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眉來眼去的意思、眉來眼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眉來眼去的解釋

[flirt glances with each other;make eyes at each other] 指以眉眼傳情

詳細解釋

(1).以眉目傳情。 宋 羅烨 《醉翁談錄·張氏夜奔呂星哥》:“眉來眼去,魄散魂飛。已知夙世之緣,俱有少年之泰。” 元 貫雲石 《鬥鹌鹑·佳偶》套曲:“見他眉來眼去,俺早心滿願足。” 老舍 《四世同堂》二三:“她--即使在結婚和生兒養女以後--也不能學那些‘自由’的娘們那種和男人眉來眼去的丑相。”

(2).形容暗中相互勾結。 魯彥周 《廖仲恺》二八:“有的是社會地位高了,怕革命了;也有的和軍閥、帝國主義眉來眼去,暗中勾勾搭搭。”

(3).謂縱目觀覽。 宋 辛棄疾 《滿江紅·贛州席上呈太守陳季陵侍郎》詞:“落日蒼茫,風纔定、片帆無力。還記得,眉來眼去,水光山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眉來眼去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的成語,其核心釋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1. 基礎語義與情感傳遞

    《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将其定義為“用眉眼傳遞情意”,強調通過眼神和眉毛動作進行無聲的情感交流。這一用法常見于男女之間表達愛慕或暧昧情愫,如《水浒傳》第二十回描述閻婆惜“把眼偷睃宋江”,即為此類典型場景。

  2. 文學溯源與語境演變

    據《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20年)考證,該成語最早見于宋代辛棄疾《滿江紅》詞句“眉來眼去,水光山色”,原指自然景物間的靈動呼應。至元代,其語義逐漸聚焦于人際互動,如《西廂記》中“眼角留情,眉頭傳恨”的描寫,強化了情感暗遞的文學意象。

  3. 現代用法的雙層内涵

    《中華成語大辭典》(中華書局,2018年)指出該詞存在褒貶兩用:

該成語與“暗送秋波”“目挑心招”等近義詞的差異在于:前者強調雙向互動,後者多指單向傳遞(《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商務印書館,2019年)。在當代語境中,其使用需結合具體情境以避免歧義,如錢鐘書《圍城》中“兩人眉來眼去,全被旁人看在眼裡”即生動呈現了社交場合的微妙關系。

網絡擴展解釋

“眉來眼去”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演變,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2.出處與演變

3.用法與語境

4.近義詞與辨析

5.注意事項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曆史文獻中的具體應用,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愛人北曹谄俾禅味宸題癡烏龜丹绮東床姣婿給足工業品鞲扞挂靠官燭鼓樂齊鳴黃骍狐梨鹄鳴山将引簡曠砎石浚泥船科斧略則六義附庸緑豆青忙遽馬人香訬婧妙身名榜木紅球糯稻女扮男裝龐大彭勃偏絶偏心矩片言隻語平安信匹紙謙雅栖衡讓道人立軟骨農杉鷄少嫩蛇漠瘡手曆手巧舒安騰嬉天固田邑亡逋蟱五車腹笥無梁鬥銜轭相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