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程奏的意思、程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程奏的解釋

公開上奏。《漢書·毋将隆傳》:“上於是制詔丞相、禦史大夫…… 隆 位九卿,既無以匡朝廷之不逮,而反奏請與 永信宮 争貴賤之賈,程奏顯言,衆莫不聞。” 顔師古 注引 蘇林 曰:“露奏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程奏是古代漢語中較為生僻的行政文書術語,其核心含義指代經過既定程式呈遞的奏章或公文。該詞由"程"(規程、程式)和"奏"(上呈文書)組合而成,特指符合朝廷既定格式與流程的正式文書。據《中國古代官制辭典》記載,程奏在唐代開始作為制度術語使用,主要用于三省六部制中,強調文書須經門下省審核、中書省草拟、尚書省執行的完整行政流程。

《漢語大詞典》第七版第358頁釋義顯示,程奏包含雙重屬性:既指文書本身的程式化特征,又強調其作為決策依據的法定效力。宋代《文苑英華》收錄的奏疏中,程奏多用于財政審計、官員考核等重大政務,需加蓋"程限印"确認流程完整性。

北京大學《漢語言文學專題研究》指出,程奏與普通奏章的關鍵區别在于其嚴格的格式要求,包含事由陳述、律令援引、處理建議三個固定模塊,且需附相關衙門的籤章批注。這種文書制度對明清題本制度産生直接影響。

網絡擴展解釋

“程奏”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公開上奏,常見于曆史文獻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程奏”指臣子以公開形式向帝王陳述政務或意見,與“密奏”相對。其中“程”在此處引申為公開、顯明,“奏”即上奏。

  2. 出處與引證
    該詞最早見于《漢書·毋将隆傳》:“隆位九卿……程奏顯言,衆莫不聞。”此句描述毋将隆在朝堂公開奏議的行為。唐代顔師古注引蘇林曰:“露奏也”,進一步将“程奏”解釋為“露骨直言”式的公開奏章。

  3. 曆史背景
    在漢代官制中,程奏多用于涉及公共事務或需要群臣共議的場合。例如官員因職責疏忽或涉及皇室利益争議時,需通過程奏接受公開監督。

  4. 現代應用
    該詞現已罕用,但在研究古代文書制度或曆史文獻解讀時仍具參考價值。如清代醇親王巡閱北洋水師時曾用“查勘課程”一詞,可見“程”字在近代仍保留公開核查的衍生含義。

注:如需查看更多古籍原文例證,可參考《漢書》相關篇章或《顔師古注》等曆史注疏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百子圖北馬徧拜菜羹讒愬朝槿朝朔城門魚殃敕準籌饒辭訴貸舍黨戰倒洑地軸對股根結盤固歸遁孤曠孤嶼皓蕩花雕酒花羅怙彊觳觫車皎如日星豭豨金杓進越盡早就便巨費空浮寬豁大度枯龜蘭譜利塵靈界流劫脔截蒙園吏魔宮跑題跑五方陪敦片席輕裝簡從然已纔此深文周納受獎绶囊嵩巒談吐風生騰説通風報訊退抑望風響應銷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