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片帆,孤舟。 唐 許渾 《九日登樟亭驿樓》詩:“鱸鱠與蓴羹,西風片席輕。” 宋 林逋 《送僧休複之京師》詩:“春江片席遠,松月一房空。”
(2).一張坐席。言其狹小。 清 洪昇 《長生殿·複召》:“萬歲爺何惜宮中片席之地,乃使淪落外邊!”
“片席”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指“片帆”或“孤舟”
形容船隻的孤單或輕小,常用于詩詞中表達漂泊、遠行的意境。例如唐代許渾《九日登樟亭驿樓》中“西風片席輕”,即以“片席”代指輕舟。
指“一張狹小的坐席”
強調空間或地位的局促,如清代洪升《長生殿·複召》中“何惜宮中片席之地”,暗喻帝王對楊貴妃的冷落。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籍用例及權威詞典釋義,如需進一步探究,可查閱《漢典》或相關詩詞注解。
《片席》是一個漢語詞語,意為“分開的座席”或“單個的座席”。在現代漢語中多用于描述座位的個體,特指禅宗寺廟中的僧人座位。
《片席》的拆分部首是“片”和“席”。其中,“片”的部首是“片”,總共包含4畫;“席”的部首是“巾”,總共包含5畫。
《片席》是一種古代的漢字組合,來自于對座位的描述。在古代,人們使用坐墊或席子進行安坐,而“片席”則指的是單個的座位或座墊。
《片席》的繁體寫法為「片席」。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片席」的字形與現代漢字相似,沒有明顯變化。
1. 佛堂裡的僧人各自占據一片席位。
2. 在會議上,每位代表都有一個片席。
1. 片面:隻從一方面或一部分的角度看事物。
2. 席卷:形容力量、勢力等迅速而廣泛地覆蓋或席卷。
3. 片段:指整體中的一小部分或一段。
1. 座椅:指供人坐的帶背的椅子。
2. 座位:指供人坐的地方或設施。
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