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龜的意思、枯龜的詳細解釋
枯龜的解釋
幹龜殼,古時用以占卜。《關尹子·六匕》:“枯龜無我,能見大知;磁石無我,能見大力。” 宋 蘇轼 《維摩像唐楊惠之塑在天柱寺》詩:“今觀古塑 維摩 像,病骨磊嵬如枯龜。”
幹涸的裂縫。龜,通“ 皸 ”。 宋 梅堯臣 《和仲文西湖野步至新堰》之二:“凍地坼枯龜,斷冰流破鏡。”
詞語分解
- 枯的解釋 枯 ū 失去水分,水全沒有了:幹枯。枯萎。枯槁。枯榮。枯魚銜索(串在繩索上的幹魚,形容存日不多)。 沒趣味,無生趣:枯燥。枯腸(喻枯澀貧乏的思路)。 榮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 龜的解釋 龜 (龜) ī 爬行動物的一科,腹背都有硬甲,頭尾和腳能縮入甲中,耐饑渴,壽命很長:烏龜。龜甲(龜的腹甲,可入藥,古人又用以占卜,亦用作貨币。亦稱“龜闆”)。 龜 (龜) ū 同“皲”。 龜 (龜
網絡擴展解釋
“枯龜”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種主要含義:
1.指幹龜殼,古代用于占卜
- 解釋:枯龜指幹燥的龜甲,古人通過灼燒龜甲産生的裂紋(即“蔔兆”)來預測吉兇,是商周時期重要的占卜工具。
- 文獻例證:
- 《關尹子·六匕》提到:“枯龜無我,能見大知;磁石無我,能見大力。”
- 蘇轼在《維摩像唐楊惠之塑在天柱寺》中寫道:“病骨磊嵬如枯龜”,以枯龜形容瘦骨嶙峋的狀态。
2.指幹涸的裂縫(通假字“皲”)
- 解釋:此處“龜”通“皲”(jūn),指土地因幹旱或寒冷産生的裂紋。
- 文學用例:
- 宋代梅堯臣《和仲文西湖野步至新堰》中描述:“凍地坼枯龜,斷冰流破鏡”,用“枯龜”比喻凍土裂開的紋路。
補充說明
- 讀音:kū guī(注音:ㄎㄨ ㄍㄨㄟ)。
- 權威性參考:漢典、滬江線上詞典等均收錄該詞,但需注意不同語境下的具體含義差異。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占卜文化或詩詞中的隱喻用法,可查閱相關古籍或文學解析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枯龜》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枯龜》是一個中文詞語,意指烏龜死去後所剩下的空殼。
拆分部首和筆畫
《枯龜》這個詞的部首是木,拆分成兩個部分分别是“木”,“⺌”,總共涉及到9個筆畫。
來源
《枯龜》一詞最早見于《莊子·齊物論》,原文中寫道:“吾且與汝死乎紙上哉?紙上爾,有鳏寡孤獨之虞,有亂臣賊子之心,猶或存焉哉?蓋有之而不見者,名曰枯骨,枯骨何以為然?枯龜之肆,有馮大公之心焉。”文章比喻虛無之物,以枯骨、枯龜表示舊物的廢棄,人的死亡等。
繁體
繁體字寫作「枯龜」。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枯龜」可以寫作「枯龜」,「龜」這個字寫作「⺌土」。
例句
他撿起了那隻死去的枯龜,仔細端詳着它的殼。
組詞
枯萎、枯燥、龜縮、龜齡、龜裂
近義詞
龜殼、烏龜殼
反義詞
活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