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八行書的意思、八行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八行書的解釋

[eight-column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for post] 舊式信箋每頁八行,因此代稱信件

八行書,千裡夢,雁南飛。——溫庭筠《酒泉子》

詳細解釋

書信。《文苑英華》卷二一四引 北齊 邢邵 《齊韋道遜晚春宴》詩:“誰能千裡外,獨寄八行書?” 唐 李冶 《寄校書七兄》詩:“因過 大雷岸 ,莫忘八行書。” 宋 梅堯臣 《送辛都官知鄂州》詩:“願君訪舊跡,因報八行書。”參見“ 八行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八行書”是漢語中具有曆史意蘊的書面語詞,其釋義可從以下三個維度解析:

一、詞源本義 該詞最早見于《後漢書·窦章傳》注引漢馬融《與窦伯向書》典故,原指古代信箋的标準制式。因漢代官方文書多用每頁八行的豎排竹簡書寫,故稱“八行書”。《漢語大詞典》明确記載其本義為“每頁八行的信紙”,後引申為書信代稱(來源:漢典網《漢語大詞典》條目)。

二、文體演變 唐代發展為書信體文學形式,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别序》雲“敢竭鄙懷,恭疏短引,一言均賦,四韻俱成。請灑潘江,各傾陸海雲爾”,雖未直用“八行書”之名,但呈現了唐代書信文學特征。宋元後逐漸成為文人書信雅稱,清代《淵鑒類函》将其列為書信類文體代表。

三、文學意象 作為詩詞典故頻繁出現,兼具實用與審美價值。溫庭筠《酒泉子》詞“八行書,千裡夢,雁南飛”,陸遊《得趙若川書卻寄》詩“八行書尺關河遠,一枕秋橫鼓角哀”,均以八行書指代書信,承載着古代文人的情感寄托與空間叙事功能(來源:國學大師網《全唐詩》《全宋詩》數據庫)。

注:本文釋義綜合參考《漢語大詞典》《中國文體學辭典》等權威辭書,引證材料源自曆代典籍及文學總集。

網絡擴展解釋

“八行書”是中國古代對書信的一種雅稱,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八行書”原指舊式信箋每頁八行的固定格式,後逐漸演變為書信的代稱。例如溫庭筠《酒泉子》中“八行書,千裡夢,雁南飛”,即以“八行書”指代遠方來信。

二、結構與用途

  1. 信箋形制
    古代正式書信多用紅紙或專用信箋,縱向分為八列書寫,故稱“八行書”。這種格式常見于社交場合的正式信件或人情薦介文書。
  2. 文學象征
    在詩詞中,“八行書”常寄托思念或傳遞深意。如北齊邢邵詩雲:“誰能千裡外,獨寄八行書”,卓文君詩句“八行書無可傳”則表達離别愁緒。

三、演變與引申

四、注意區分

“八行書”與書法中的“行書”不同,後者是介于楷書和草書之間的字體,與信箋格式無關。

總結來看,“八行書”既是中國古代書信的典型形制,也是文學中承載情感與禮儀的文化符號。

别人正在浏覽...

拜閤豹隱毖重博浪沙毚欲錘擊試驗楚酸當撐電動剃須刀鬥箕對膠杜十娘放開臉皮肥滿風麗幅湊孵化器附葭夠交情孤孤單單姑熟亭蠱僞荷睠歡嘗監寺解散棘列雞濛錦注迥絕機險眷眷攈載空速空玄摳谒苦行頭陀連環扣憐香惜玉流瘠柳塘鸾鶴聲羅拉你唱我和弄管調弦蟠纡砲鳳烹龍跑光平心曲劇榮焰甥館師範霜鹗搜神後記銅鈔桐偶人萬石君誤工西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