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in) sturdy and vigorous steps;warrior's firm strides like the tiger's]∶矯健威武的腳步
這個戰士一弓身,幾個虎步就蹿到小高地上
(2) [in vigor]∶形容舉止威武
龍行虎步
(3) [rule the roost]∶指稱雄于一方
虎步關中
形容舉動威武;亦謂稱雄于一方。《後漢書·何進傳》:“今将軍總皇威,握兵要,龍驤虎步,高下在心,此猶鼓洪爐燎毛髮耳。”《三國志·魏志·夏侯淵傳》:“ 宋建 造為亂逆,三十餘年, 淵 一舉滅之,虎步 關 右,所向無前。” 南朝 梁 陸倕 《石阙銘》:“龍飛 黑水 ,虎步 西河 。”
“虎步”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層含義,以下為詳細解釋:
字面意義
指矯健威武的腳步,常用于形容人行走時步伐有力、充滿氣勢,如“邁着虎步,噔噔噔地走上台來”。
例句:張放“龍行虎步”地走上台,展現出威嚴的姿态。
比喻意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武術中的“虎步”技巧,可參考的步法說明。
《虎步》是一個成語,形容人行走時步履矯健,神态威武有力。它象征着勇猛、活力和力量。
《虎步》這個詞是由“虍”和“步”兩個字組成。其中,“虍”是由“丿”和“丶”兩個部首構成,筆畫為二;“步”是由“止”和“月”兩個部首構成,筆畫為七。
《虎步》最早出現在《左轉經》中,據說是唐朝文學家杜牧創造的。它的意思是指虎的步履,後來引申為形容人行走時有力且有韻律的樣子。
在繁體字中,虎步的寫法依然是“虎步”,沒有變化。
在古代漢字中,虎步的寫法與現在大緻相同,沒有明顯變化。
1. 他整理好衣裝,虎步般走進了會議廳。
2. 運動員以虎步跑過終點線,赢得了冠軍。
組詞:虎嘯、虎背熊腰、虎頭蛇尾。
近義詞:獅步、龍行。
反義詞:貓步、兔子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