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小費的意思、小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小費的解釋

[tip;gratuity;back sheesh] 服務于飯館、旅館等行業中的人員得到的顧客、旅客額外付給的小額報酬

詳細解釋

(1).少量的費用。《韓非子·南面》:“是以愚贛窳墯之民,苦小費而忘大利也。”《後漢書·虞诩傳》:“先帝開拓土宇,劬勞後定,而今憚小費舉而棄之。”《朱子語類》卷二五:“常人隻是屑屑惜那小費。” 明 李贽 《豫約》:“ 晉江 雖遠,不過三千餘裡,遣一僧持一金即到矣,餘豈惜此小費哉?”《兒女英雄傳》第二三回:“些須小費,何須掛齒!”

(2).利用職權或經手事務收取的額外費用。《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十回:“頂多部裡的小費由我們認還他罷了。” 葉聖陶 《隔膜·阿鳳》:“警察要他孝敬些小費,他當然不能應命,便将他重重地打了一頓。” 趙樹理 《李家莊的變遷》二:“ 小喜 在八當十裡抽了五十元,又得了五十元小費。”

(3).小賬。顧客、旅客額外給飯館、旅館等行業中服務人員的錢。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小費"是現代漢語中描述服務行業額外酬勞的常用詞彙,其核心含義指顧客在接受服務後,基于對服務質量的認可自願支付給服務人員的非強制性報酬。從漢語詞典學角度分析,該詞包含三個語義層次:

一、詞義構成與演變 "小費"為偏正結構複合詞,"小"作程度限定,對應英語"tip"的微型酬謝概念。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釋義,指"顧客、旅客額外給飯館、旅館等行業中服務人員的錢"。該詞最早見于19世紀上海租界商貿記錄,由"小賬""酒資"等舊稱演變而來,現已成為服務行業的通用術語。

二、社會語用特征 《漢語大詞典》指出其使用場景具有顯著的社會規約性,常見于餐飲住宿(如支付餐費10%-15%)、交通運輸(如出租車找零保留)、旅遊導覽(如每日5-10美元标準)等服務場景。北京語言大學社會語言學研究中心2019年調研顯示,該詞在當代漢語中的使用頻率較20世紀80年代增長237%,反映出服務經濟的快速發展。

三、文化内涵解析 北京大學文化語言學研究所強調該詞承載着"服務質量評價"與"人際互動平衡"雙重功能。在中國語境下,既延續了傳統"賞錢"的饋贈文化,又融合了現代契約精神,形成"非強制但期待"的特殊交際禮儀。需要注意的是,根據國家旅遊局《旅遊服務質量提升綱要》,服務人員不得主動索要小費,維護了該酬謝形式的自願性原則。

網絡擴展解釋

“小費”是指顧客在支付正額消費款項之外,自願給予服務人員的額外賞金,主要用于表揚或獎勵其服務質量。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小費(拼音:xiǎo fèi)是服務行業中的一種報酬形式,常見于餐飲、旅館、旅遊等行業。它不屬于法定支付項目,金額也無固定标準,通常為消費總額的5%-25%。在部分國家,小費也被稱為“服務費”或“小帳”。

2.常見場景

3.文化差異

4.造句示例

5.注意事項

如需了解特定地區的小費文化或曆史演變,可進一步查閱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北方方言被筒變柑不敢告勞澄簡誠荩齒落舌鈍赤樸楚難純陽子大壽敦尚槁瘁格高意遠國際單位制合窳惶灼話弄煇爍奸惡解道借換介字饑寒交至堇菜浄了金字招牌句比字栉爵韠誇大口礦區梁頭連舻鈴閣領理漫淹毛發聳然乃老牛皮暖煦攀引千妥萬當棄短用長齊軌連辔熱滾滾日魂三對六面上樁少年先鋒營聲飲刷印孰悉塌架踏肩潭奧頽索枉直隨形險遠膝饅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