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憂愁。《楚辭·王褒<九懷·危俊>》:“泱莽莽兮究志,懼吾心兮懤懤。” 洪興祖 補注:“懤,憂也。”
“懤懤”是一個疊詞,讀音為chóu chóu,主要表示憂愁、憂慮 的狀态。其含義和用法可概括如下:
基本解釋
“懤懤”形容内心充滿愁緒、煩悶不安的樣子。例如,可以描述人在遭遇困境或心事重重時的情緒狀态。
用法特點
該詞屬于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常見于文學作品或古籍中,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例如:“懤懤不樂,終日思慮。”
若需更完整的例句或古文出處,可參考權威詞典或相關古籍文獻。
《懤懤》(讀音:yōu)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積極向上的意義。它形容人或物充滿活力、充滿生氣,與年輕、熱情和有朝氣等概念相近。
《懤懤》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的部首是心,右邊的部首是灬。整個字共有12個筆畫。
《懤懤》是古代漢字的一種寫法,它的繁體字是「懮懮」。在現代漢字中,一般使用簡化字「猶猶」來代替。
古代的《懤懤》字的寫法和現代的略有不同,它由「心」的上下分解組成,心字的上半部分寫作「衤」,下半部分寫作「木」。
1. 他年輕時懤懤的,現在依然精力充沛。
2. 這個項目需要一些懤懤的人去推動。
1. 懤懤人生
2. 懤懤向上
3. 活力懤懤
1. 年輕
2. 熱情
3. 有朝氣
1. 懶散
2. 沒精打采
3. 無所作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