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言停罷。免職。《舊唐書·令狐楚傳》:“此名已聞於日下,不必更立碑頌,乞賜寝停。” 宋 歐陽修 《辭直除知制诰狀》:“伏望聖慈,憫臣愚訥,直降恩命,特賜寝停。”
“寝停”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基本釋義
指停止或罷免官職,常見于古代文獻中的請求或官方文書。例如《舊唐書·令狐楚傳》提到“乞賜寝停”,即請求停止某項任命或提議。
使用場景
多用于古代官員因謙辭、争議或特殊原因請求辭去職務或終止某項事務。如宋代歐陽修在《辭直除知制诰狀》中寫道“特賜寝停”,表達希望朝廷收回成命。
部分現代詞典(如)提到“寝停”可指“在床上停止休息”,形容心事重重、焦慮失眠的狀态,但這一用法缺乏古籍直接佐證,可能與字面拆分釋義有關。
《寝停》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睡眠被打斷,醒而不能再入睡的狀态。
《寝停》的部首是宀(mian)和⼈(ren),總共由10個筆畫構成。
《寝停》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寝指的是睡眠,停指的是打斷或中斷。因此,寝停指的是睡眠被打斷,無法再繼續入眠的狀态。
《寝停》的繁體字為「寢停」。
在古代漢字中,寝的寫法稍有不同,為「寤」,指的是醒來的狀态。停的寫法保持不變。
1. 昨晚我因為鬧鐘突然響起而寝停了很久。
2. 她的擔憂和焦慮使她整晚寝停。
3. 寝停會影響人的身心健康。
寝室、睡眠、入眠、卧室
失眠、失寐
安眠、沉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