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谷倉中一粒小米,喻極渺小。語出《莊子·秋水》:“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計中國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 唐 白居易 《和<思歸樂>》:“人生百歲内,天地暫寓形;太倉一稊米,大海一浮萍。” 宋 周紫芝 取此義而名其文集為《太倉稊米集》。
“太倉稊米”是一個漢語成語,出自《莊子·秋水》。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字面與出處
2. 比喻義與用法
3. 近義詞與場景
4. 擴展說明
部分文獻提到“稊米”原指珍貴稀少的米(如),但此義較冷僻,主流解釋仍以“渺小”為核心。建議結合《莊子》原文理解其哲學内涵。
太倉稊米指的是産自江蘇太倉地區的稻谷。太倉是中國著名的稻米産地,出産的大米質量優良,因此得名太倉稊米。
太倉稊米的拆分部首是⺾(米字旁)和禾(禾字頭)。
太倉稊米的總筆畫數是14畫。
太倉稊米的來源是中國古代農業文明的積累和太倉地區的農業特色。
太倉稊米的繁體寫法是「太倉稊米」。
在古代,「太倉稊米」的寫法可能存在一些差異,具體需要參考古代文獻。
1. 這次我買了一袋太倉稊米,口感非常好。
2. 餐廳裡的米飯都是用太倉稊米煮的,很香。
太倉稊米的常見組詞有:太倉大米、太倉特産等。
太倉稊米的近義詞有:太倉米、太倉優質米。
太倉稊米的反義詞沒有明确對應詞彙,可以根據具體語境來确定相對的概念,比如非太倉産地的稻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