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揉斲的意思、揉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揉斲的解釋

砍削烤揉。亦用以稱耒耜。語出《易·繫辭下》:“斲木為耜,揉木為耒。” 宋 梅堯臣 《和孫端叟寺丞農具·耒耜》:“古聖通物宜,揉斲資粒食。” 宋 王安石 《和聖俞農具詩·耒耜》:“山林盡百巧,揉斲無良材。”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揉斲”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róu zhuó,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本義
    指“砍削烤揉”,即通過砍、削、烘烤、揉搓等工藝加工木材。這一含義源自古代農具制作過程,如《易經·繫辭下》記載的“斲木為耜,揉木為耒”,描述古人用木材制作耒耜(翻土農具)的工序。

  2. 引申義
    因制作農具需反複加工,後也代指農具本身,如宋代梅堯臣詩句“揉斲資粒食”,王安石詩中“揉斲無良材”,均以“揉斲”指代耒耜。


二、其他釋義(需謹慎參考)

部分非權威資料(如)提出“揉斲”可引申為“反複雕琢、塑造”,甚至比喻對人的培養。但此說法未見于權威典籍,可能是現代語境下的擴展解讀。


三、使用場景


四、總結

“揉斲”的核心含義與古代木工技藝相關,權威解釋以《易經》及宋代詩文為依據。其他引申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建議優先參考傳統文獻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揉斲

揉斲,讀音róu zhuó,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

意思

揉斲的意思是指用手或器具來搓揉、推按物體,使其變形或發光發熱等。

拆分部首和筆畫

揉的部首是扌(手部),總筆畫數為8畫;斲的部首是斤(刀兵部),總筆畫數為12畫。

來源與繁體

揉斲是一個漢語詞,源于古代漢字演變而來,一般以簡化字書寫,繁體字為「揉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揉斲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可以使用較為複雜的字體風格進行書寫。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漢字的書寫方式逐漸簡化,形成了現代的揉斲寫法。

例句

1. 他憑借着對木材的揉斲技巧,制作出了一張光滑平整的桌子。

2. 揉斲這塊玉石,可以讓其獨特的紋理更加明顯。

組詞

揉身、揉捏、揉搓、剔斲、斲喪等。

近義詞

揉搓、按摩、推拿。

反義詞

放松、伸展、松弛。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