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孤雁的意思、孤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孤雁的解釋

見“ 孤鴈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孤雁”一詞在漢語詞典中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離群獨飛的雁。雁屬群居性候鳥,遷徙時常列隊飛行,故離群之雁被視為特殊狀态。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釋義:“失群的雁;孤獨的雁”(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Z].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468)。

《漢語大詞典》進一步說明:“單飛的雁,常喻孤獨漂泊者”(來源: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Z].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第三卷:1254)。


二、引申義與象征意義

  1. 孤獨意象

    因雁群遷徙時秩序井然,孤雁脫離群體後常被視為孤獨無依的象征。如《古漢語常用字字典》釋:“孤飛之雁,多寄托羁旅飄零之情”(來源:王力等.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Z].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201)。

  2. 文學隱喻

    古典文學中常以孤雁喻指離散、漂泊或堅守志節之人。如杜甫《孤雁》詩:“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雲”,以孤雁暗喻戰亂中的流離者。此意象在《全唐詩典故辭典》中有專題分析(來源:範之麟. 全唐詩典故辭典[Z]. 武漢:湖北辭書出版社,1989:卷四·鳥獸部)。


三、文化内涵考源

據《中華文化意象辭典》考證,孤雁意象可追溯至《禮記·月令》:“季秋之月,鴻雁來賓”,古人觀察雁群秩序後,反向衍生出“失群孤雁”的文化符號,承載着對秩序失衡的隱喻(來源:林同華. 中華文化意象辭典[Z].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8:禽鳥部·雁類)。


權威參考文獻原文鍊接

  1. 《現代漢語詞典》線上版(教育部官網收錄)
  2. 《漢語大詞典》電子版(中華書局授權平台)
  3.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簡介(商務印書館官網)
  4. 《全唐詩典故辭典》條目示例(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5. 《中華文化意象辭典》出版信息(台灣商務印書館書目)

網絡擴展解釋

“孤雁”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是綜合文學、成語及詩歌意象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詞義

“孤雁”指離群獨飛的雁。雁是群居候鳥,遷徙時通常結隊飛行,因此“孤雁”特指失去群體、獨自生存的個體,常被用來比喻孤獨無依的人或處境。


二、文學意象

  1. 孤獨與漂泊
    在唐詩中,“孤雁”是經典意象。例如:

    • 杜甫《孤雁》通過“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描寫孤雁不食不眠、執着尋群的形象,實則隱喻詩人戰亂中流離失所、思念親友的悲苦()。
    • 崔塗《孤雁》以“幾行歸塞盡,念爾獨何之”展現孤雁的凄涼,象征詩人漂泊羁旅的孤寂心境()。
  2. 情感與堅守
    宋詞中,“孤雁”常承載相思與忠貞。如張炎《解連環·孤雁》用“寫不成書,隻寄得相思一點”将孤雁比作無法傳遞書信的孤獨者,暗喻對故國的眷戀()。


三、成語含義

作為成語,“孤雁”比喻孤立無援的個體,強調脫離群體後的無助感。例如:“他像一隻孤雁,在異鄉艱難求生。”()


四、文化象征


“孤雁”既是自然現象的描述,也是文學情感的載體。其核心意義始終圍繞孤獨展開,既可表達漂泊無依的現實境遇,也能寄托對理想、故人或群體的深切眷戀。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作,可參考杜甫、崔塗、張炎的相關作品。

别人正在浏覽...

闆兒爺鮑家詩辯告布錢不振電視廣播豐長風戾奮志頫領格林納達宮碗桂膏瑰逸谷口行百裡者半九十昏棄将軍炭寄撘經商京冢槿豔看高肯惱浪子回頭金不換六參官落年逆時疲睡撲鹿欠欠答答輕賦權媢趣會塞除散緩馺遝食糖梳帚四輸綏服隋圜遂即所懷透示頽阘外伸仙府險浮象法象龜相極缃蕤鮮胄小兒小考檄籴寫出協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