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仇饷的意思、仇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仇饷的解釋

謂殺饷者而奪其食物。饷,用食物等款待。《書·仲虺之诰》:“乃 葛伯 仇餉,初征自 葛 。” 孔 傳:“ 葛伯 遊行,見農民之餉於田者,殺其人,奪其餉,故謂之仇餉。仇,怨也。”《說郛》卷五六引《安雅堂酒令》:“要其有酒食, 葛伯 遂奪之。善哉先師言,仇餉豈虛辭。”參閱《孟子·滕文公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仇饷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曆史典故的詞彙,其核心含義指殺害送飯食的人,引申為虐殺無辜者。以下從釋義、結構分析與典故來源三方面詳細闡釋:


一、釋義與權威出處

  1. 基本釋義

    “仇饷”指對運送食物的人施加暴行,特指殺害無辜的勞作者或使者。此義項源自《尚書·仲虺之诰》記載的夏桀暴行:“葛伯仇饷,初征自葛。”漢代孔安國傳注:“葛伯遊行,見農民之饷于田者,殺其人,奪其饷,故謂之仇饷。”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明确收錄該詞,釋義為:“殺害送飯的人。”

  2. 引申含義

    後世引申為殘暴對待平民或弱者,象征統治者的昏虐無道。如宋代蔡沈《書集傳》釋:“仇饷,與饷者為仇也。”強調施暴者與受饷者的對立關系。


二、構詞與語義分析


三、曆史典故與文獻依據

典故出自夏朝末年葛伯與商湯的沖突:

葛國君主葛伯不祭祀祖先,商湯遣人詢問。葛伯稱缺乏祭祀的牛羊,湯遂贈牛羊;葛伯又借口無谷物,湯命百姓為其耕種。葛伯卻帶人殺害為耕者送飯的童子,搶奪飯食(“葛伯仇饷”)。此事成為商湯伐葛的導火索,載于《孟子·滕文公下》及《尚書》注疏。


權威參考文獻來源:

  1. 《尚書正義》(孔穎達疏),漢典網收錄:http://www.zdic.net/hans/%E4%BB%87%E9%A5%B7
  2. 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第2版),第198頁。
  3. 《孟子·滕文公下》,國學大師網全文:http://www.guoxuedashi.com/mengzi/6c.html

網絡擴展解釋

“仇饷”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與曆史典故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指殺害送食物的人并搶奪其食物()。其中“饷”指用食物款待他人,如田間勞作者送飯的行為。

  2. 曆史典故
    出自《尚書·仲虺之诰》記載的“葛伯仇饷”事件:商湯征伐夏桀時,葛國君主葛伯因不滿民衆為商湯送糧,殺害送糧者并搶奪食物,成為商湯讨伐的導火索()。《孟子·滕文公下》也引用了這一典故,強調“仇饷”是暴政的表現。

  3. 字義分解

    • 仇:此處指“仇怨、敵對”,引申為暴力搶奪。
    • 饷:原指饋贈食物,後特指田間送飯行為。

現代用法

該詞現已罕用,多出現于古籍研究或引用典故的語境中,例如描述暴君掠奪民財的行為()。

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文獻(如《尚書》《孟子》原文),中提到的古籍原文或權威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半數豹姿輩耦蹦跶參寮禅念晨參暮禮楚舘翠帳大權在握得其所帝社挏馬冬粘惡語中傷放牧蕃畿奉白蜂屯蟻雜浮幻腐儒該富衮球隳脞回向婚啓簡兵康複蘭焰遼廓流冗龍魚每日模态推理謀為不軌撇放千歳前晚裘馬仁烏宂厭軟善喪拜商商少刻聲價百倍身名俱滅施刑率領數典忘祖順氣淘沙取金天命攸歸悐悐脫羁外府枉誤庑金仙誕效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