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發積的意思、發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發積的解釋

(1).猶發迹。 元 無名氏 《焚兒救母》楔子:“我賣的是草香水酒,似我這等瞞心昧己又發積,除死無大災。”《醒世恒言·李汧公窮邸遇俠客》:“但目下雖是落薄,少不得有好的日子。權借這布與我,後來發積時,大大報你的情罷。” 清 李漁 《奈何天·形變》:“又有那小則千金,大則萬貫的財主,未曾發積的時節,原與窮人一般。”參見“ 發迹 ”。

(2).猶尋迹。《後漢書·鄧晨傳》:“ 光武 追 銅馬 、 高胡 羣賊於 冀州 , 晨 發積射士千人,又遣委輸給軍不絶。” 李賢 注:“積與迹同,古字通用,謂尋迹而射之。”


藏發之具。 清 王夫之 《雜物贊》:“髮積,糊紙作 鐘馗 狀,髯而執簡,空其後,掛壁間,以納櫛餘之髮。”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發積”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解釋:

一、核心釋義

  1. 發迹
    指從卑微或貧困中崛起,獲得顯赫地位或財富。

    • 例證:
      元雜劇《焚兒救母》中提到“瞞心昧己又發積”,暗指通過不義手段發達;《醒世恒言》中“後來發積時,大大報你的情”則體現對未來顯達的期許。
  2. 尋迹
    古文中“積”通“迹”,意為追蹤痕迹或依據線索行動。

    • 例證:
      出自《後漢書·鄧晨傳》:“發積射士千人”,李賢注“積與迹同,謂尋迹而射之”。
  3. 藏發之具(罕見義)
    清代王夫之《雜物贊》記載,指一種糊紙制成的挂壁容器,用于收納梳頭時掉落的頭發。

二、用法與語境

三、關聯詞彙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後漢書》等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發積的意思

“發積”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蓄發積草,比喻隱藏的力量逐漸積聚、日漸增強。

拆分部首和筆畫

“發積”的部首是“發”,總共有10個筆畫。

來源

“發積”最早出現在《禮記·樂記》中,其中有一篇說:“故樂無窮也。能無窮則以物合之矣。物有聲音法,故夏之音發積于周,而奏圓成。”意思是樂曲的聲音可以不斷窮盡,如果能不窮盡,就能與樂器合為一體,夏朝的音樂之所以發展到周朝,是因為音樂的美妙音響不斷改進進步。

繁體

“發積”在繁體中寫作“發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發積”的寫法有一些變化,例如在《說文解字》中的寫法為“髟稞”,在《康熙字典》中的寫法為“髟稑”。

例句

1. 潛在的力量正在發積,稍縱即逝的機會也許會轉瞬即至。

2. 這首歌曲的魅力在于它的旋律一直在不斷發積,讓人陶醉其中。

組詞

發展、積累、蓄力、增強、增長

近義詞

積累、增長、積聚、集聚、聚積

反義詞

耗盡、消耗、減少、消散、消失

注意:以上所給回答均為人工智能根據提供語料所生成,并未經過人工審查。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