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系縻的意思、系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系縻的解釋

猶羁絆。《韓非子·說難》:“大意無所拂悟,辭言無所繫縻,然後極騁智辯焉。” 陳奇猷 集釋:“ 王先慎 曰:‘繫縻、擊摩古字相通,《説文》:繫,縛也;縻,牛轡也。引申為羈束字。’……本書作繫縻者,謂無縛束也。” 唐 柳宗元 《懲咎賦》:“日施陳以繫縻兮,邀 堯 舜 與之為師。”一本作“擊摩”。 宋 葉適 《厲領衛墓志銘》:“蓋天子所以異待武人,比于館職,被命者以為榮,而領衛尤親近,君顧不好,特俛仰繫縻其間,不欲絶也。”


羁留;牽纏。 宋 蘇轼 《賀歐陽少師緻仕啟》:“道不勝欲,私於為身。君臣之恩係縻之於前,妻子之計推輓之於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系縻”屬于古漢語中的複合詞,由“系”和“縻”兩個同義語素構成,均表示“束縛、牽制”之意。《說文解字》釋“系”為“繫也,從糸丿聲”,指用繩索捆綁;《說文解字注》解“縻”為“牛辔也”,原指拴牛的缰繩,引申為控制、拘束。二者連用見于《資治通鑒》等典籍,如“夷狄系縻,不過羁縻勿絕”,表達對邊疆民族采取牽制籠絡的治理策略。

該詞的語義特征包含三重内涵:

  1. 物理性束縛:如《漢書·匈奴傳》載“系縻北夷”,指軍事層面的控制
  2. 政治性籠絡:唐代杜佑《通典》稱“施以系縻之策”,強調通過封賞維持臣屬關系
  3. 文化性牽制:宋人筆記多用于描述中原王朝對異域文明的柔性制約手段

在語法功能上,“系縻”可作動詞(如“系縻其手足”),亦可活用作名詞(如“行系縻之道”)。現代漢語中多用于曆史文獻研究領域,日常生活已鮮見使用。同源詞彙包括“羁縻”“縻系”等,均含約束與懷柔的雙重語義。

文獻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

“系縻”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束縛與牽制
    指事物或關系被約束、羁絆,如《韓非子·說難》中“辭言無所系縻”,意為言辭不受束縛,可自由發揮。此處的“系縻”強調對言語或行為的限制。

  2. 羁留與牽纏
    用于描述因情感、責任等産生的糾纏狀态,如蘇轼《賀歐陽少師緻仕啟》提到“君臣之恩系縻之於前”,指君臣情誼的牽絆。

二、詞源與通假

三、應用場景

  1. 文學語境
    多用于描述抽象關系的牽制,如政治權謀中的籠絡手段(“羁縻政策”)或人際情感的糾葛。
  2. 軍事策略
    《孫子·謀攻》提到“是謂縻舉”,指因束縛而無法靈活行動,強調戰術上的被動性。

四、近義詞與擴展

“系縻”多用于古文,核心含義為“因約束或牽絆而無法自由”,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側重。

别人正在浏覽...

半宵吃到五谷想六谷叱呂引怵悸廚頭竈腦詞首大同江大小米動搖多難棼瞀攻門官生孤踝衡文河泥鴻學華珰呼喝火頭軍簡覈九浍舉場駒伏轅軍井離析分崩馬豆美詠棉籽妙境銆刀木格墓陵南楚鳥旗平民千夫所指人色戎公容态軟肋山村燒紙甚末沈泳神禦石州水獺樞極書香太甲讨奸天人之分題名鄉會銅關投藉屠兒王途偓促無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