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曉的意思、敦曉的詳細解釋
敦曉的解釋
勸勉開導。《新唐書·韋陟傳》:“﹝ 韋陟 ﹞ 開元 中居喪,以父不得志殁,乃與 斌 杜門不出八年。親友更往敦曉,乃彊調為 洛陽 令。”
詞語分解
- 敦的解釋 敦 ū 厚道,笃厚:敦樸。敦厚。敦實。 誠心誠意:敦聘。敦請。 督促:“使虞敦匠”。敦勸。敦促。 姓。 敦 ì 古代盛黍稷的器具。 筆畫數:; 部首:攵; 筆順編號:
- 曉的解釋 曉 (曉) ǎ 天明:曉市。拂曉。破曉。報曉。 知道,懂得:曉暢。曉得。分曉。 使人知道清楚:曉示。曉谕。 筆畫數:; 部首:日;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敦曉”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兩種解釋,需結合權威來源進行辨析:
一、主流解釋:勸勉開導
-
基本含義
指通過懇切的方式勸導、啟發他人。其中“敦”表示誠懇、敦厚,“曉”意為使人明白或開導。
-
文獻例證
《新唐書·韋陟傳》記載:“親友更往敦曉,乃彊調為洛陽令。”此處描述親友反複勸解韋陟,最終說服他接受官職。
-
近義詞與用法
近義詞包括勸導、勸誡,多用于描述通過耐心溝通使人改變觀念或行為。
二、其他解釋:天色将明
少數資料(如)提到“敦曉”指黎明時分天色半明半暗的狀态,但此釋義缺乏權威文獻支持,可能與字形相近的詞彙混淆(如“曈曉”)。建議以“勸勉開導”為通用釋義。
綜合高權威性來源,“敦曉”應優先理解為勸勉、開導,其用法多見于曆史文獻。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新唐書》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敦曉(dūn xiǎo)一詞意為“傳達真實、清楚明白”。拆分部首為“⺊”和“日”,筆畫數為12畫。該詞源自古代漢字,有繁體字形為「敦曉」。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敦曉」這個詞的字形略有不同。比如在《說文解字》中,「敦曉」的字形為「㱎」。然而,隨着時代的演變,字形逐漸統一化,現代漢字「敦曉」的寫法成為主流。
以下是一些關于「敦曉」的例句:
1. 請你敦曉這個消息給大家。
2. 我會盡快敦曉這個計劃的細節。
3. 他用簡單的語言敦曉了複雜的問題。
一些與「敦曉」相關的詞彙包括:
1. 理解:理解事情的真相或意義。
2. 解釋:通過口頭或書面方式闡明或說明。
3. 傳遞:将信息或消息傳達給他人。
與「敦曉」反義的詞彙包括:
1. 含糊:說話或表達不明确,不清楚。
2. 晦澀:語言或表達方式晦暗難懂。
3. 模糊:信息或消息不清楚或不易理解。
希望以上内容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