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 在西北邊區設置的軍郵之一。《清會典·兵部八·車駕清吏司》“凡置郵,曰驛,曰站,曰塘”原注:“ 甘肅 之 安西州 , 新疆 之 哈密廳 、 鎮四廳 三屬……舊時特設軍塘,以達出入文報。自 新疆 改設行省後,裁去 哈密 、 鎮西 兩屬軍塘。”
“軍塘”是清代在西北邊疆地區設置的軍事通信機構,屬于郵驿系統的一部分。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軍塘是清代為傳遞軍事文書和情報,在甘肅、新疆等西北邊區設立的軍郵站點。其名稱中的“塘”源于古代郵驿制度中的“塘汛”,指代小型通信據點。
曆史背景與功能
裁撤與變遷
新疆于1884年(光緒十年)改設行省後,行政體系調整,哈密、鎮西(今巴裡坤)等地的軍塘被裁撤,職能逐步并入地方行政系統。
軍塘是清代西北邊疆軍事通信的重要設施,兼具戰略與行政意義,其存廢反映了邊疆治理的演變。更多細節可參考《清會典》及相關曆史檔案。
軍塘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軍隊在訓練過程中灌溉、供水的水塘。
軍塘的部首是冖(mì),總共有12個筆畫。
軍塘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襄公十年》這篇史書中,原句是“塘軍挖,子敬主之”,意思是有關子敬治理軍塘的記載,用于描述軍事訓練中的水源設施。
軍塘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軍塘。
軍塘在古代的寫法會有些變化,例如秦朝的寫法是軍塅,魏晉南北朝的寫法是軍塕。
軍隊在演習時需要保證充足的水源,他們修建了軍塘。
軍塘可以組成其他詞語,例如軍事、軍營、水塘等。
近義詞:水塘、水池、水坑
反義詞:幹塘、幹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