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谷的意思、不谷的詳細解釋
不谷的解釋
(1).不得養;不得相養。《詩·小雅·小弁》:“民莫不穀,我獨于罹。” 鄭玄 箋:“穀,養。天下之人無不父子相養者,我大子獨不然,日以憂也。”《詩·小雅·蓼莪》:“南山烈烈,飄風發發。民莫不穀,我獨何害。”
(2).不善。古代王侯自稱的謙詞。《老子》:“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穀,一本作“ 轂 ”。《左傳·僖公四年》:“ 齊侯 曰:‘豈不穀是為,先君之好是繼,與不穀同好,如何?’”《史記·韓世家》:“不穀國雖小,已悉發之矣!” 漢 劉向 《說苑·正谏》:“ 莊王 曰:‘善,不穀知詘。’”
(3).不長五谷。《逸周書·文傅》:“土可犯,材可蓄,潤溼不穀,樹之竹,葦、莞、蒲。”穀,《汲冢周書》作“谷”。
詞語分解
- 不的解釋 不 ù 副詞。 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謙)。不刊(無須修改,不可磨滅)。不學無術。不速之客。 單用
- 谷的解釋 谷 (③④穀) ǔ 兩山間的夾道或流水道,或指兩山之間:山谷。河谷。 喻困境:進退維谷(進退兩難)。 莊稼和糧食的總稱:五谷。百谷。 粟的别稱,亦指稻的子實:谷物。谷米。稻谷。 姓。 筆畫數:; 部
網絡擴展解釋
“不谷”是古代漢語中的特殊稱謂,主要包含以下含義和用法:
一、詞義解釋
-
本義
- 原指不結果實的植物(如水稻未灌漿),引申為“不得養”或“無法繁衍後代”,常比喻德行不足或絕嗣。
-
引申為謙稱
- 先秦時期,王侯自稱的謙詞,意為“不善之人”,與“孤”“寡人”并列。例如《左傳》中齊侯曰:“豈不谷是為?”。
-
其他含義
二、使用背景
-
使用者身份
最初為周天子專用,後諸侯僭越使用(如齊桓公、楚國君主)。
-
深層寓意
通過自貶(如“不結果實”“無後”)警示自身勤政修德。
三、例句參考
- 《左傳·僖公四年》:“與不谷同好,如何?”
- 《戰國策》:“不谷之國雖小,卒已悉起。”
“不谷”的複雜含義體現了古代政治文化中的自省與禮制。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說文解字》或先秦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不谷(bù gǔ)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不耕種的田地”或“無糧食的地方”。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一”字的變形,“一”字代表天、地、人的意思;右邊是“穀”字,表示糧食的意思。根據筆畫順序,它的拆分部首是一(1畫)和穀(17畫)。不谷的出現可以理解為未經耕種的土地,或者是暗指沒有糧食的困境。
《不谷》這個詞的出處并不十分明确,但它在古代文獻中偶爾出現過。根據研究,繁體字“不穀”可能是不谷的古時候寫法之一。根據漢字的發展演變,繁體字在結構上更接近漢字的古代形态。
以下是一些例句,以幫助理解不谷這個詞:
1. 農田膏壤,無谷可及。- 此句表示在農田肥沃的情況下,卻沒有糧食。
2. 田地荒蕪,長草遍地,不谷之地。- 這句描述了一片荒廢無人耕種的土地。
關于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由于不谷是一個較為特殊的詞語,它的使用範圍較窄,因此與其他詞語的組合、近義詞和反義詞并不常見。
不谷的近義詞可能包括:無耕地、荒田、不育土地等。
不谷的反義詞可能包括:良田、豐收、耕種等。
希望這些信息能夠對您有所幫助!如有需要,請隨時咨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