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誡語的意思、法誡語的詳細解釋
法誡語的解釋
作為行為準則的格言。 郭沫若 《今昔集·論儒家的發生》:“法誡語,現在所謂的座右銘,古時是沒有的。古人銘器,不是記功勳、賞賜,便是記載契約,而精神上的法誡語,根本沒有。”
詞語分解
- 法的解釋 法 ǎ 體現統治階段的意志,國家制定和頒布的公民必須遵守的行為規則:法辦。法典。法官。法規。法律。法令。法定。法場。法理。法紀。法盲。法人(“自然人”的對稱。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義獨立參與民事活動
- 誡語的解釋 告誡勸說。 清 龔自珍 《乙丙之際箸議第六》:“民之識立法之意者,謂之士。士能推闡本朝之法意以相誡語者,謂之師儒。”
專業解析
“法誡語”是一個複合詞,由“法”、“誡”、“語”三個字組合而成。從漢語詞典和語言學角度分析,其含義可拆解并綜合如下:
-
核心字義解析:
- 法 (fǎ): 本義指标準、規範、模式。引申為法律、法令、規章、制度、方法、途徑等。強調約束性和規範性。《說文解字》:“法,刑也。平之如水,從水;廌,所以觸不直者去之,從去。” 意指法律像水一樣公平,用神獸廌來觸倒不正直的人。
- 誡 (jiè): 本義指警告、勸告、命令。引申為警戒、規勸、訓導、戒律等。強調警示性和勸誡性。《說文解字》:“誡,敕也。” 意指告誡、命令。
- 語 (yǔ): 本義指說話、言論。引申為話語、言辭、成語、術語等。指具體的語言表達形式。
-
“法誡語”的合成含義:
綜合以上字義,“法誡語”指的是:
- 具有法律規範或戒律性質的言語、文辭。 這類語言通常用于傳達法律條文、規章制度、宗教戒律、道德規範或具有強制約束力的命令和警告。
- 其核心特征在于:
- 規範性: 規定行為準則,明确什麼可為,什麼不可為(體現了“法”的特性)。
- 警示性/勸誡性: 旨在提醒、告誡、規勸人們遵守規範,避免觸犯(體現了“誡”的特性)。
- 言語形式: 以具體的詞語、句子、條文等形式呈現(體現了“語”的特性)。
-
具體應用與實例:
- 法律領域: 法律條文、法規、判決書中的強制性規定和禁止性條款是典型的“法誡語”。例如:“禁止非法拘禁他人”、“應當依法納稅”。
- 宗教領域: 宗教經典中的戒律、清規。例如佛教的“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中的表述。
- 規章制度: 公司規章、學校紀律、社會公約中明确要求遵守和禁止違反的條款。
- 道德規範: 一些具有強烈約束力和警示作用的道德箴言或格言。例如:“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 警示标識用語: 如“嚴禁煙火”、“高壓危險,禁止靠近”。
-
與相關概念的區别:
- 與普通勸告語的區别: 普通勸告語(如“建議多喝水”)側重建議,約束力較弱;法誡語則帶有更強的規範性和(潛在的)強制性後果。
- 與法律術語的區别: 法律術語是法律領域專用的詞彙概念(如“原告”、“物權”);法誡語則更側重于表達規範、命令和警告功能的語句或條文本身。
“法誡語”是指那些承載着法律規範、戒律要求或具有強烈警示、命令功能的言語形式。其核心在于通過語言傳達明确的規則、禁令或勸誡,以達到規範行為、維持秩序或警示風險的目的。它融合了法律的規範性、戒律的警示性以及語言的具體表達形式。
引用參考:
- 字義解析主要依據漢語文字學經典《說文解字》(許慎 著)。
- 對詞彙構成和語義演變的分析參考了《現代漢語詞典》(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對“法”、“誡”、“語”等字的釋義及構詞法。
網絡擴展解釋
“法誡語”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背景可從多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義
“法誡語”指法律或道德的教誨與規範,用于規勸人們遵守法律和道德準則。它由“法”和“誡語”兩部分構成:
- 法:指法律,強調其規範性和約束力;
- 誡語:指勸誡、警示的話語,具有教育和引導作用。
二、詳細解釋
- 作為行為準則的格言
郭沫若在《今昔集·論儒家的發生》中提到,法誡語類似于現代的“座右銘”,但古代銘器多用于記錄功勳、契約等,而非精神層面的規勸,因此古代并無“法誡語”這一形式。
- 文化内涵
誡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簡練的語言傳達道德準則,例如“勿以惡小而為之”等。而“法誡語”更強調法律與道德的結合,兼具約束力和教化意義。
三、現代應用
如今,“法誡語”可理解為融合法律條文與道德勸誡的警示語,例如公共場所的标語、法規宣傳中的格言等。它既體現法律權威,又傳遞正向價值觀。
四、補充說明
- 近義詞:法訓、箴言(需結合具體語境);
- 反義詞:無明确對應詞彙,但可對比“悖言”(違背準則的言論)。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郭沫若相關著作或查字典等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安身樂業冰兔步鬥踏罡不厭求詳裁椷舂人村錢箪瓢陋巷調貼斷雨遏岨二次方程防汛兵風馬雲車公服古錠刀還波奸不厮瞞,俏不厮欺肩隨監閲戒警吉光裘進容進位匡算枯樹逢春濫溢連壘列戍厲骛盧薄論箸爐渣麥秀毛布沒功夫沒作理會處悶昏名錄木皮排科碰櫃酒頗側強加于人球磨機全唐詩三惡食新肅奉遂便隨侯之珠貪将同官萬賴俱寂僞物香弓仙吏閑麗仙滋遐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