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漢姓的意思、漢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漢姓的解釋

(1).指 漢 朝。 唐 盧照鄰 《酬楊比部員外》詩:“ 桃源 迷 漢 姓,松徑有 秦 官。”

(2).指非漢族人所用的漢族的姓。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漢姓是漢族及受中華文化影響的族群所使用的傳統姓氏體系,其含義可從以下四個維度解析:

一、詞源構成 "漢"字源于中國曆史上強盛的漢王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作為民族稱謂始見于《後漢書》記載。姓氏制度可追溯至母系社會的"姓"與父系社會的"氏"合并過程,至秦漢時期形成穩定體系。《漢語大詞典》界定"漢姓"特指"漢族人使用的姓氏"及"少數民族采用的漢族式姓氏"。

二、曆史演變特征

  1. 原生姓氏:源自上古八大姓(姬、姜、姒、嬴等),通過分封制度衍生出《百家姓》記載的568個主要姓氏
  2. 民族融合姓氏: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動鮮卑姓漢化(如拓跋改元),清初滿族漢化産生新漢姓
  3. 文化傳播姓氏:朝鮮半島約143個、越南現存130餘個漢姓,均保留漢字書寫形式

三、結構分類 據《中華姓氏大辭典》記載,現存漢姓包含:

四、現代文化載體 2020年全國人口普查顯示,前五大漢姓(王、李、張、劉、陳)覆蓋全國人口30.8%。姓氏文化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産,承載着宗法制度、譜牒文化和地域認同。當代姓氏研究證實,漢姓基因圖譜與Y染色體遺傳标記存在顯著相關性。

網絡擴展解釋

“漢姓”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結合不同語境可作具體解釋:

一、廣義解釋

  1. 漢族的姓氏
    指漢族人使用的傳統姓氏,代表中國姓氏文化的主體部分。例如“李”“王”“張”等常見姓氏均屬于漢姓範疇。

  2. 非漢族采用的漢族姓氏
    曆史上少數民族或外族在文化融合過程中,主動或被動改用漢族姓氏的現象。例如北魏鮮卑族改姓“元”、滿族改姓“關”等。


二、狹義解釋

特指以“漢”為姓氏
“漢”本身是一個罕見姓氏,起源與漢朝或地名相關,主要分布在山東日照、甘肅榆中、遼甯蓋州等地。據《漢氏族譜》記載,該姓人口約數萬人。


補充說明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姓氏分布或曆史案例,可參考《漢氏族譜》或相關地方志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傍扈邊鑰避雨蠶箪昌福長樂花唱遊持養赤锳盤觸鬥蠻争寸口蛋子對蹠頓戟多面角帆幔豐財鳳燈高位革慮裹抹豪酋鹘打鵝謋然燋心緝林林金钗客浸漁口授心傳寬誕筐簍酷政垃圾箱靈竺露薤描畫漂涼帶刺起禍秦漢子森然晌睡山驢王神出鬼入駪駪深窅射魚指天室如懸罄司計貪私天算淟濁磈壘翁壻鎢鋼屋下架屋相煎弦外音小提琴逍遙俠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