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才能或仪表出众。 清 钱谦益 《客途有怀吴中故人周吏部景文》诗:“独鹤鸡羣自寡儔,三间老屋日西头。”参见“ 鹤立鸡羣 ”。
独鹤鸡羣(dú hè jī qún)是汉语成语,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比喻人的才能或仪表在群体中极为突出,与众不同。以下是详细解析:
核心含义
字面指鹤立于鸡群,引申为才德、仪态超凡之人身处凡俗群体中。强调卓越者与平庸环境的鲜明对比,含褒义。
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7册,第1023页。
典故溯源
晋代嵇绍(嵇康之子)风姿出众,时人评“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世说新语·容止》),后凝练为成语。
来源:《世说新语译注》(中华书局,2007年),卷下·容止第十四。
古代用法
多形容人物品貌卓然,如宋代苏轼《次韵王定国得晋卿酒相留夜饮》:“谁怜寂寞扬雄宅,独鹤鸡羣守岁寒。”
来源:《苏轼全集校注》(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卷二十四。
现代应用
扩展至形容任何领域中的佼佼者,如“他的设计理念在团队中如独鹤鸡羣”。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释义:“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323页。
《成语源流大词典》
指出其与“鹤立鸡群”同源,强调“超凡脱俗”的意象。
来源:刘洁修编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85页。
成语蕴含中国传统审美中对孤高品格的推崇,如鹤象征清雅,鸡代表世俗,暗含对个体卓越精神的赞美。
来源:《中国成语文化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四章“动物意象成语”。
说明:因在线权威词典暂未开放该词条的直接链接,建议通过图书馆或学术数据库查阅上述纸质文献(如《汉语大词典》在线版需机构权限)。如需进一步溯源,可访问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检索《世说新语》原文。
“独鹤鸡羣”是“独鹤鸡群”的异体写法,“羣”为“群”的异体字。该成语的详细解释如下:
比喻一个人在才能、仪表或行为上超群出众,如同鹤立于鸡群中般显眼。
文献来源
最早见于晋代戴逵《竹林七贤论》:“嵇绍入洛,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
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也有类似记载:“嵇延祖(嵇绍)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核心意象
以“鹤”象征高雅、卓越,“鸡群”代指普通群体,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个体的与众不同。
该成语与“鹤立鸡群”含义相近,但更强调“独”的孤立感,隐含因出众而可能产生的孤独感。
摆队百和边効萹茿茶饭无心冲古麤浮催趱搭当点鬼録低庳犊鼻裈番昌番汉烦亵丰佚孚化庚癸频呼孤令蛊溺古异幻身或者说狐死兔泣剪刀俭凋剪剔结余急困镜石就寝举世混浊开扶鲲絃老本拉套隆隆衖堂旻云披检聘礼箝结启闭青梼慎终承始诗徵讨没趣特诚天市铁器铁市托迹橐钥味觉威摄遗酌下辞弦辉小两口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