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喪棒的意思、喪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喪棒的解釋

[mourning stick] 指出葬時孝子拄的棒子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喪棒”是漢語詞彙,拼音為sāng bàng,指出葬時孝子拄的棒子,主要用于中國傳統喪葬儀式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喪棒是葬禮中孝子手持的器具,通常用柳木制成,表面纏裹剪成牙形的白紙。其作用既作為禮儀象征,也用于支撐孝子身體(因長時間守喪跪拜易體力不支)。

  2. 别稱與演變
    又稱“哭喪棒”,古代類似“孝幡兒”,最初為長杖,供守喪期間拄身使用,後逐漸演變為長約一尺五寸的短棒。這一演變反映了喪葬儀式從實用工具向符號化器具的轉變。

  3. 材質與象征
    柳木材質可能與中國傳統文化中“柳”與哀悼的關聯有關(如“折柳送别”);白紙纏裹則象征純潔與哀思。部分地區也會使用其他木材,但核心特征為紙飾。

  4. 現代應用
    盡管現代喪禮簡化,但在農村地區仍廣泛使用,作為孝子身份的标志和對傳統儀式的延續。

如需更深入的民俗研究,可參考地方志或傳統禮儀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喪棒》的意思

《喪棒》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失去勇氣、失去鬥志,形容人意志消沉,無法再繼續前行。

拆分部首和筆畫

《喪棒》的拆分部首是木,筆畫是9畫。

來源

《喪棒》一詞最早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定伯鞅曰:‘猶有男女,各立而後舍。’庸叔曰:‘舍而後立,是喪棒也。’”。此句用意為要将将夫妻安置好之後,再考慮自己的處分,作意将來不能再有正常的公儲了,尚未舍命抗命,事先自廢一般,所以叫喪棒。

繁體

《喪棒》的繁體寫法是「喪棒」。

古時候漢字寫法

《喪棒》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并無明确記錄。

例句

他最近喪棒了,不再對任何事情有動力。

組詞

喪志、喪氣、喪失、棒球、棒棒糖

近義詞

失去勇氣、失去鬥志、垂頭喪氣

反義詞

保持勇氣、保持鬥志、昂首挺胸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