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台郎的意思、台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台郎的解釋

(1).指尚書郎。 三國 魏 曹操 《選舉令》:“國家舊法,選尚書郎……典曹治事,起草立義,又以草呈示令僕訖,乃付令史書之耳。書訖,共省讀内之。事本來臺郎統之,令史不行知也。”《文選·孔融<薦祢衡表>》:“近日 路粹 、 嚴象 ,亦用異才,擢拜臺郎。 衡 宜與為比。” 呂延濟 注:“皆以高才擢拜尚書郎。” 唐 李颀 《寄綦毋三》詩:“共道進賢蒙上賞,看君幾歲作臺郎。”參見“ 尚書郎 ”。

(2).指禦史。 清 梁章鉅 《稱謂錄·禦史古稱》:“ 唐 授 李彤 、 王源中 侍禦史制:臺郎憲吏,金印銀章。”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台郎是漢語中對古代官職“尚書郎”的别稱,專指在尚書台(東漢至魏晉時期的中央最高行政機構)中擔任郎官職務的官員,負責文書起草、政令傳達等機要事務。其釋義可從以下三方面展開:


一、核心語義與曆史背景

“台郎”為複合詞,由“台”(指尚書台)與“郎”(郎官)組合而成。東漢始設尚書台,總攬政務,其下屬郎官掌文書機要,地位顯赫。如《後漢書·百官志》載:“尚書郎主作文書起草”,故“台郎”成為此類官員的專稱。唐代以後尚書省取代尚書台,但“台郎”仍作為對郎官的雅稱沿用于詩文。


二、權威詞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

    釋為“尚書郎的别稱”,引《晉書·職官志》:“尚書郎,西漢舊置……掌文書機要。” 強調其職能為“起草诏令、審核奏章”。

  2. 《辭源》

    注解為“漢代尚書台屬官”,指出其源于秦代“郎中”舊制,魏晉時職權最盛。


三、文學與文化用例

“台郎”常見于古代詩文,如:


注意:現代漢語中“台郎”已非常用詞,僅見于曆史文獻或學術研究。需注意與“侍郎”(部門副職)區分,避免混淆。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2. 《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
  3. 《中國古代官制大辭典》(北京大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台郎”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詳細解釋:

  1. 官職含義
    原指尚書省的屬官“尚書郎”,屬中央行政機構要職。如《文選·孔融薦祢衡表》提到“擢拜台郎”,呂延濟注明确指出指尚書郎。三國時期曹操在《選舉令》中也提到台郎負責起草文書、統管事務的職責。

  2. 引申的才華象征
    後演變為對才華出衆者的美稱,尤其用于形容藝術、文學等領域的人才。和提到,此詞源于古代宮廷中一位名為“台郎”的才女典故,後擴展為褒義形容詞。

  3. 曆史擴展含義
    唐代文獻(如李颀《寄綦毋三》詩)及清代《稱謂錄》中,台郎也偶指禦史,但此用法較少見。

核心含義為“尚書郎”,後衍生出對才華者的贊美,部分文獻中擴展指禦史。需注意具體語境判斷其指向。

别人正在浏覽...

背谲筆性常棣碑抄身抄纂塵外僢僢調兵都了獨竪一幟父馬公國冠婚歸寝貴任後海吼聲滑雪回日回眼将助假山襟契近友鸠閱積帙開房科法刻志快樂跨跱類萃雷公琴量才録用麗璧浏亮冒名接腳沒把臂默然無語謀爲不軌骈匝親庭少爺沈寥沈謀神豔駛河松關貪囊攤損騰雲天摧地塌鐵爐透墒頭眩目昏屯咽晩葉微理先龍纖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