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坐卧之具。古人所謂“坐榻”。《梁書·處士傳·阮孝緒》:“所居室唯有一鹿牀,竹樹環繞。”
“鹿床”是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詞義解析 指古人使用的坐卧用具,即“坐榻”。該詞由“鹿”與“床”組合而成,但“鹿”在此處并非指動物,而是取其象征簡樸隱逸的意象。
二、曆史出處 最早見于《梁書·處士傳·阮孝緒》記載:“所居室唯有一鹿床,竹樹環繞”,描述隱士阮孝緒僅以鹿床為家具,體現其清貧的生活狀态。
三、引申含義 作為古代文人隱逸生活的典型符號,常出現在詩詞中。如唐代詩人王維《竹裡館》中“獨坐幽篁裡”的意境,與鹿床所處的竹樹環繞環境相呼應,暗含超脫世俗的寓意。
注: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主要見于古籍及曆史文化研究領域。以上解釋綜合了漢典、滬江詞典等權威來源的考證。
《鹿床》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的意思是鹿睡覺的地方或鹿的休息處。
《鹿床》的第一個字是“鹿”,它的部首是鹿字旁,總共有12個筆畫;第二個字是“床”,它的部首是廣字旁,總共有7個筆畫。
《鹿床》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文獻《莊子·海騎》:“奚遣傅說陳限之曰:‘我聞鹿有心,亦有肺脅也,以此化節,必蛻脫而更始也。'庖犓既勝,執玉遺事。有鹿鳴長門,庖犓怖,反立于火,床欄跪捧,適無由也。”這段文字描述了一個漁夫在狩獵歸家的路上,聽到鹿的呼喚聲而感到驚恐,然後将自己捧在爐火前的場景。
《鹿床》這個詞的繁體字形為「鹿床」。
古代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所以《鹿床》在古時候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些許差異。
1. 他每天都在山上建立鹿床,等待鹿群的出現。
2. 這裡是鹿的栖息地,到處都是鹿床。
鹿棚、鹿苑、鹿棧、床鈴、床笠。
鹿林、鹿野、鹿窩、鹿場。
室内、床上。
【别人正在浏覽】